“哭什麼哭!都閉嘴!如今局勢未明,你們倒先哭上了,誰若是再敢鬧事,我必將人打發出去,沒了我李家的庇護,你們看還能不能活命!”
那些哭聲倒是小了。
有些年紀大的婆子,欺負李幼初年紀小,“姑娘說的好聽,如今城中日日殺人,血光連天,萬一哪天我們李家也...這叫我們如何不怕?”
李幼初面容果斷,美麗的臉上,帶著堅毅:“沒出息的東西!哭不能保命,怕也不能保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別說此時還沒怎樣,便是叛軍殺過來,便就是死,我們也要拉幾個墊背的!我們這麼多人還等著坐以待斃嗎?倒不如你們給我準備好趁手的工具,全員進入備戰狀態,若是有可疑之人,我們打也把他打出去!殺一個保本,殺兩個賺一個!”
“況且,我們就算出不去,家中有足夠的存糧,縱使菜不多,也不至於餓著大家,等熬過這幾日,一切便都會好起來。”
眾丫鬟婆子見這姑娘,才不過十幾歲,便有這樣的膽氣和見識,不由得心生佩服。
再加上林嬤嬤是宮裡出來的,最是見慣了大場面,她仍舊頭髮一絲不亂,籠著袖子,立在李幼初身後,一副大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樣子。
眾人頓時覺得,或許事情沒有那麼悲觀,有些膽子大的便帶頭打起精神,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底下人,很快又井然有序起來。
李幼初將林嬤嬤請到內室,這才卸下堅硬的外殼,向她袒露心聲,“嬤嬤,我不瞞你,這次全城大亂不是普通的亂,我瞧著像是兵變,瞧著齊王瑞王的做派,怕是要逼著聖上立太子,也或許比這個結局更壞,京中封鎖了訊息,從昨日起,便關了城門,不得進出,而聖上遠在承晉,並非知道京中已大亂。”
林嬤嬤自小在宮裡長大,跟著長公主經歷了兩任皇帝,李幼初一說,她便明白,只是眼下的局面太亂,她既擔心長公主的安危,也害怕李幼初出事,便有些遲疑地問:“姑娘是想使人去承晉送信?”
李幼初點頭,又搖頭,有些意味深長起來,“嬤嬤,信是要送的,但,使別人去,怕是不成,以眼下的局勢,別信送不出去,再耽誤了營救時機,造成大亂。我...我想親自去。”
“姑娘!”林嬤嬤大吃一驚,“您一個弱女子,又不會武功,外面還有那麼多叛軍,這不行的。便是長公主知道了也不會同意。”
李幼初微微嘆了口氣,表情又堅定起來,“嬤嬤,原本,我與長公主並無血緣關係,可她卻對我如同親女,一次次救我和李家於水火,眼下她與聖上有性命之憂,我怎能袖手旁觀?一個弄不好,天下都要易主,母親又是心繫百姓之人,她的心願,我又怎能不替她守護?母親視我為骨肉,待我恩重如山,這一趟,我必要親自去的。”
林嬤嬤聞言熱淚盈眶,她終於知道,長公主為何放著那麼多宗室遞來的橄欖枝不要,偏認了一個商賈之家的姑娘為義女。
早在幾年前,皇家旁支的幾個宗室王爺,便有意給長公主過繼子弟,長公主都態度堅決地拒絕了。
一是,她的身份特殊,她過繼子弟,即便聖上不猜疑,齊王瑞王也必會猜忌她。
太子之位一直高懸未定,齊王瑞王早就勢如水火,真正爭奪起來,底下那些宗室又與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派系爭奪嚴重。
她過繼哪個,都有百分之五十的錯誤率,萬一到時候,兩王其中一個登基,她若站錯了隊,到時候新皇清算,她勢必要受到牽連。
如此想來,長公主一向謹慎,從不結黨,只一心與老皇帝打親情牌,是非要明智的選擇。
只要老皇帝不倒,長公主便永遠是大乾朝最尊貴的華宜長公主。
林嬤嬤想明白了,這其中的關竅,更是兩下為難,一方面,長公主與姑娘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長公主倒了,姑娘便沒了靠山;另一方面,姑娘要去送信,若出點什麼事,那長公主便也失去了依託。
林嬤嬤半晌沒有說話,只一個勁焦慮地在室內轉圈。
李幼初知道她為難,便拉住她,將她按坐在椅子上,安慰道:“嬤嬤,此事,萬不能叫我娘知道,您需得替我瞞著,我叫人打聽了,我爹現下在城外的鋪子裡,沒有進城,不會有性命之憂。言蹊那邊也相安無事。眼下,只有我娘讓我放心不下,她病了太久,身子虛,如今又被嚇著了,我怕她知道我出去了,再加重病情。”
“老奴明白,必會替姑娘分憂,看顧好太太,約束好家人,姑娘權且放心。”
想了想,林嬤嬤又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