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時期,永寧侯府縮著頭做人。但是也比你方家強啊,由公爵降為侯爵,還是隨便弄了個越侯府。這年頭兒,封號也是有講究的。怎麼看,永寧侯府都比越侯府要強上一些。若說永寧侯府是縮著頭過日子,那越侯府完全是藏著腦袋過日子,恨不能帝王忘了他家才好。仁宗皇帝過逝後,永寧侯府與越侯府在朝中越發的說不上話兒了。這個時候,忠義侯夫人做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他為兒子娶了兩位身份與眾不同的二房。其一為敬敏大長公主庶出的小姑子,魏國公的庶妹魏氏。其二為方氏本家的一位嫡侄女,小方氏。這就得說一說忠義侯太夫人的本事了,太夫人姓方,與方皇后是嫡親姐妹,當時嫁入的又是忠義侯府。在方皇后得勢之時,方氏與丈夫是常年住在帝都的。自然,方氏與敬敏大長公主也是極熟的。娶魏氏,是方氏的主意,如今眼瞅著自己孃家與兒媳婦的孃家都不成了,魏國公當時是朝中新貴,鳳家兄弟上位的過程中,魏國公功不可沒。想與魏家聯姻,又是偏房,嫡女甭想,能撈到位庶女,也是方氏的本事了。再說小方氏,自戾太子被廢,方皇后勢微,原本盛極一時的方家瞬間落敗,原本一家女百家求的貴女,無人問津。方氏心疼侄女,便為兒子納了小方氏入府。魏氏與小方氏嫁到忠義侯府後,皆育有子嗣。魏氏雖是庶出,孃家卻是魏國公府。而且這些年來,忠義侯府的事兒沒少麻煩魏國公,魏氏所出二子四子,自然尊貴。再說小方氏,雖說孃家落敗,卻是貌美驚人,哪怕忠義侯愛寵甚多,但是對小方氏,亦格外多幾分憐惜。再加上小方氏與方氏乃嫡親姑侄,又多一層臉面。小方氏所出三子、七子、十二子,尤其三子鳳明芝又是在方氏膝下養大,格外得方氏喜愛。更不必提其他妾室所育子嗣。人丁興旺雖是好事,不過太興旺,心煩的事兒也多。譬如請立嫡長子之事,忠義侯也不是沒提過,每一提起,親孃方氏必道,&ldo;你才多大,這會兒就考慮身後事了。想來,我也沒幾年好活了。&rdo;這種刁話一說,忠義侯也只得將此事暫且放下。直至明湛登基,永寧侯府翻身,這請立長子的摺子再不遞,怕是皇家都要有話說了。雖然方氏對於永寧侯府的動作非常不滿,永寧侯府仗著與衛太后的關係,干預忠義侯府的事!難道她與衛太后就沒關係了?她可是衛太后嫡親的姨媽,以往的情份也都在的。不過,鳳明立到底是嫡長子,也是親孫子,方氏雖內心有所不滿,也未再攔著兒子。只是這次來帝都,帶上了忠義侯三子鳳明芝,打算著叫衛太后好生瞧瞧,若是能得皇室喜歡,額外賜爵也不是不可能的。不得不說這老太太很會算計。若是她遇到的是仁宗皇帝那樣寬厚又肯聽老婆話的皇帝,估計能成。不過,明湛是誰啊?連阮鴻飛的銀子都能坑了來,別人想從明湛這裡挖出銀子去,那真是做夢。當然,用於國家建設銀兩,明湛素來不小氣。但是,明湛為了怕別人貪自己的工程銀子,更是想了各樣各式的方法來反腐。簡直是要了貪官的老命,政治清明,一時無兩。大鳳朝繁衍至今,七八代子孫,上百號爵位,每年開銷,光是朝廷的賞賜,俸祿就高達幾十萬兩的銀子。明湛心痛的要命,他剛把靖國公、臨江侯的爵位給削了,這時候想讓明湛賜爵,半點兒功勳皆無,憑什麼啊?別說明湛了,就是衛太后對於方氏也有所不滿。雖然方氏的確是衛太后的姨媽,先前也有感情,可忠義侯夫人衛氏照樣的是衛太后的姐姐哪。哪怕不是嫡親的姐姐,衛氏做人卻沒問題的。衛太后生母嫁進永寧侯府做填房的時候,衛氏已經十來歲了,與自己這位填房小媽相處的也極好。後來衛氏出嫁,都是衛太后的生母幫她料理婚事,極是用心。更不必說,衛氏大婚以後,許多時間留在帝都,直到衛太后大婚,衛氏與忠義侯方回了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