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鄭家不除,寢食難安。&rdo;趙令嚴下此結論。在趙令嚴在個年紀,能有如此謀算,已相當不簡單。每每趙令嚴說出計策來,皆會令宋遙即驚且嘆,宋遙端著趙令嚴做的紅燜羊肉吃,一面吃一面感嘆,&ldo;阿嚴,看你腦袋也不比我的大,這東想西想的,倒是靈光啊。&rdo;趙令嚴白他眼道,&ldo;也有人看著機伶,其實一肚子大糞的呢。人要是都給你從面兒看出來來好歹,你倒有本事了呢。&rdo;譬如宋遙,生的著實如花似玉,平日裡也會裝酷,外頭看著再可靠不過。私下人品,趙令嚴卻對他頗是嗤之以鼻。沒臉沒皮的來蹭飯,而且,胃大的很,趙令嚴就燜了一條羊腿,宋遙幾筷子就撈去了大半。趙令嚴這人也會裝,與宋遙不同的是,宋遙只在外人面前裝,於朋友熟人跟前,他是不裝的。而趙令嚴是無時無刻的不在裝,趙令嚴其實很小心眼兒,你說句他不愛聽的,他能記好幾年呢。像宋遙過來吃他做的飯,而且這樣不客氣,完全沒有客人的自覺,趙令嚴就有些嫌他。不過,趙令嚴不動聲色的刺宋遙幾句,知道宋遙有些小小的潔癖,趙令嚴就刻意去噁心他。&ldo;你也是讀書人呢,說話文雅些。&rdo;宋遙聽到&ldo;大糞&rdo;倆字,給趙令嚴鬧的減了胃口。趙令嚴心情好了才會下廚,而且,趙令嚴的紅燜羊肉簡直是一絕,哪怕廚藝頗是不錯的宋遙也連連讚歎,如今趙令嚴覺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得意之餘,便下廚張羅晚飯。宋遙聞著味兒過來,趙令嚴也不好將人攆出去,只得與他一道吃了。用&ldo;大糞&rdo;噁心了宋遙一回,趙令嚴似完全無所覺一般,照樣慢調斯理的用著晚飯,時不時的抿一口小酒,愜意極了。帝都。明湛翻看著西北送回的謝白戈的私人賬簿子,倒也沒有特別的氣上一氣。如今明湛的養氣功夫越發的好了,若啥事兒都氣上半日,他早就給活活氣死了。明湛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吃的飯多了,飯量會見長;生的氣多了,氣量也會見長。明湛遞給阮鴻飛,嘆道,&ldo;難怪守邊大將叫人說殺就殺了呢,大同亂象至此,也是難免的。&rdo;阮鴻飛對於西北並不太瞭解,接過瞧了幾眼,大同城裡有頭有臉的豪門商家,聯手軍中的大將,一併走私分成。&ldo;看來,他們是被鄭家給涮了。&rdo;阮鴻飛道。明湛命人細查過,韃靼人劫掠之後,大同城十之八九在披白髮喪,倒黴的如靖國公父子直接成了俘虜。倒是鄭家雖然也被人搶了個精光,不過主子們無一傷亡,彷彿僥天之倖了。明湛這人疑心大,以往就疑心過鄭家,不過沒有證據,他也不能無故發作。現在證據到手,還等什麼?明湛命人將此賬冊子交與李平舟,李平舟看過之後,那種驚痛的表情絕不是假的。明湛淡淡吩咐道,&ldo;把這個拿給王叡安,叫他早朝時上本。&rdo;帝王也是有潛規則的。李平舟沉聲領命。他非常想問一問帝王由何得來此賬簿,但是看明湛的臉色,李平舟還是識時務的閉上了嘴。帝王遙控西北,自然有隱秘手段。有些事,不是朝臣該問的。原本大臣之間的默契,萬壽就在眼前,再有糟心的事兒,能過去就過去。經大同鬥毆案,萬壽節都延期了,這會兒,最好不要再給帝王添堵,也是他們的孝敬了。不承想,比大同城鬥毆案更加令人震驚的大同走私案又接踵而來。這一年,大同不太平啊。若是往日。不過是偷偷的弄些東西與韃靼人去賣,帝王縱使惱怒也是有限的。不過,在韃靼人剛剛被趕出關外,全國人民猶未忘記韃靼人燒殺劫掠的惡行時,暴出大同走私案。這根本無異於叛國啊。於是,連朝臣帶百姓,全國都憤怒了。最開始最直接的反應是,吏部尚書鄭臨重鄭老大人,不得不在壓力之下,請辭吏部尚書一職。明湛並未挽留,直接準了。似李平舟鄭臨重等人都是鳳景乾留下的老臣,明湛登基一年了。當然,明湛的脾性並不算好,而且,他更喜歡年輕的臣子。只看他登基後破格提拔的皆是三十歲上下的朝臣,甚至有更年輕的,明湛也喜歡拿來用。故此,雖然明湛也倚重老臣。但是,老臣嘴裡不說,也生怕什麼時候令帝王厭倦。再者,還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預言呢。在明湛甫一登基,就與朝臣發生過諸多爭執。從&ldo;衛太后進宮&rdo;到&ldo;天津港的籌建&rdo;,反正,明湛不是個聽話的人。他實在太有主見。明湛這樣的性格,讓許多人以為,他會迫不及待的換掉李平舟等人。尤其李平舟王叡安,得罪明湛不知多少回了。很奇異的是,明湛依舊倚重他們。甚至在這一年的磨合之中,君臣之間不僅僅有了默契,更有了感情,以至於向來忠心耿耿的李平舟對於鳳景乾是否回朝之事都打了馬虎眼。而鄭臨重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