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以往朕覺得你太木訥,可能並不適合做一把手兒!&rdo;明湛直接道,&ldo;但是現在,朕改觀了!你嘴雖笨了些,心裡卻是個明白人!你想的很對,做的也很對!朕要的並非哪一家一言,朕要的是包羅天下之書!諸子百家尚有針鋒相對之時,何況其它!只要是有意義的書,都要包容進來!&rdo;&ldo;似有這姓陳的這種人,你儘管攆了他去!&rdo;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殺雞儆猴兒,怎能坐的住,紛紛上書,倒不是說鍾敬書有錯。畢竟明湛已經罰了陳大人,那麼在皇上心裡鍾敬書自然是站在對的一方。但是政客眼光之毒辣,哪怕明湛也得佩服。他們狠狠的抓住了鍾敬書的死穴。沒有人說鍾敬書的錯處,但是,朝臣同樣指出,此事,皆因鍾敬書資歷太淺,不能服眾且不能調和與下屬之間的關係而引起的。大意就是,此人,學問雖有,但是位卑職低,並不適合於皇家大典總裁之職!一塊肥肉,揭開鍋蓋,聞到香,總有貓來搶的!明湛聽著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講著各種大道理,緩緩的眯起眼睛,露出一個面神秘莫測的微笑來。103、更新 雖然明湛帝號最終以&ldo;武&rdo;字命名,但實際上,不論是歷史的記載,還是真實的情況,明湛雖說脾氣不大好,但是他並不是一個跋扈的獨裁者。在這一點上,史學家有著極為一致的見解。因為,在武皇帝執政時期,官員們呈現出一種異常活躍的狀態,甚至有一些很放肆的言論,哪怕是被稱為大鳳朝脾氣最好的仁宗皇帝都不會忍耐的事情,擱到武皇帝這裡,反而是一笑而過。或許,正是武皇帝的好脾氣,才滋養出了文人的傲氣。明湛看著滿朝文武為著皇家大典總裁一職議論紛紛,提誰的都有:錢永道,翰林院掌院,或者是禮部尚書,或者是朝中宰首。反正,沒有他們想不到的。而且,很奇異的是,雖然他們舉薦的人不一樣,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一個目標,那就是:鍾敬書是絕不適合皇家大典總裁這一職位的。明湛做皇帝時間久了,哪怕是暴脾氣也攢出了幾分涵養,他是最終裁決人,所以,他並不急著下結論,他得讓朝臣們說話。文官不讓說話,那不得憋死啊!明湛聽著底下菜市場似的,你說一句,我駁一句,為著這皇家大典總裁一職,簡直是吵的臉紅脖子粗,恨不能幹上一架,直接分出勝負來。但是,明湛發現這個年代的文人其實很有意思。他們雖然時常為不同的見解鬧的烏眼雞似的,但是,在生活上或者平時交往中,可能還是不錯的朋友。譬如王叡安與李平舟。王叡安先前是極是反對錢永道為皇家大典的總裁官,他是支援朝官接任此職的。在這一立場上,他與李平舟是一致的。而且,明湛知道,王叡安與李平舟交情不錯。但是,此時聽到有人舉薦李平舟兼任總裁官,王叡安不同意了,他不跟舉薦的人費話,他直接問當事人李平舟,&ldo;李相,你要任皇家大典總裁官麼?&rdo;一搖頭,認真的說,&ldo;我覺著你不合適,你們身為相輔,平日裡多少國家大事顧不過來呢,哪裡有精力兼任總裁官?若只是掛個名兒,圖好聽。李相,您可不像這種人哪。&rdo;把李平舟鬧的,李平舟道,&ldo;我沒說要做這總裁官。&rdo;王叡安立時拿李平舟這話兒跟那舉薦人說,&ldo;聽見沒,人家李相沒這意思,你敢緊閉嘴吧。&rdo;李平舟板著臉,他覺得自己與王叡安說話兒,完全就跟個大傻子一樣,實在丟臉。明湛暗笑,抬手示意安靜,&ldo;好了,你們都別說了,朕明白你們的意思了。&rdo;他還不忘諷刺這些人幾句,&ldo;一點子小事兒,吵的烏眼雞似的。你們是國之忠臣,一個個有學識有休養有風度,注意行止。&rdo;看著朝臣都這麼一條藤的要拉鍾敬書下臺,明湛的視線越過群臣,落到鍾敬書的身上,但是很可惜,他沒有看到鍾敬書臉上的表情。鍾敬書大約在低著頭,故此,明湛只看到鍾敬書腦袋上的大官帽靜若止水。明湛心中早有了主意,吩咐道,&ldo;這也容易。王叡安,你給朕統計一下,他們舉薦了多少人。何玉,傳紙墨,把紙裁成寸見方的小紙條兒,再取一空盒子來。&rdo;&ldo;你們呢,把自己想舉薦的人選,寫到紙條兒上,折起來,不要讓人瞧見,然後放在這盒子裡,一人一票,咱們公議,算一算票數。也讓朕看看,誰是公推人選。&rdo;明湛似笑非笑的掃一眼群臣,&ldo;朕啊,就想知道,誰是你們心中這次皇家大典總裁官的最合適之人。&rdo;明湛的心眼兒,絕非一般人可比。別人像他這樣剛登基的小年輕,做皇帝沒啥經驗的傢伙,啥事兒不得倚重老臣哪。當然,老臣們也是這樣想的,展開廣闊的胸膛準備給帝王倚靠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