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頁

沈東舒第一次御見自然有些緊張,不過,他還是仗著膽子拍了一記明湛的馬屁。明湛也被他拍的身心通泰。畢竟沈東舒差使無差,且極具聰明,這樣的人用起來好用,自然要培養一點兒君臣之間的友誼了。故此,一個願拍,一個願意被拍。明湛搖頭笑道,&ldo;東舒啊,聽你說話,比聽徐叄說話還要讓人舒服。聽說,你們以前都在淮揚萬里書院念過書,算是師兄弟了。你們淮揚人,都這麼會說話嗎?&rdo;沈東舒謙道,&ldo;倒不是臣會說話,實在是臣說的都是實話。臣較徐尚書要小十五歲,雖然早知道徐尚書三元之名,不過於學識之上,臣較徐尚書多有不如。&rdo;沈東舒明確的點出他與徐叄的年齡差距,也是避些嫌疑。他是個聰明人,雖然官場中人恨不能修煉的八面玲瓏,同年同科同鄉同族,反正是希望跟誰也能扯上幾分關係。但是,帝王最是忌諱這個。何況,他與徐叄,一個封疆大吏,一個戶部尚書。&ldo;錢永道來了帝都,你有空可以去瞧瞧錢先生。&rdo;明湛換了個更舒服的坐姿,與沈東舒道,&ldo;錢先生的學問哪,朕也不太懂。不過,朝中十之八九都是贊錢先生學問的。朕啊,有一個設想。&rdo;沈東舒洗耳傾聽。&ldo;朕想修一部大典。&rdo;明湛溫聲道,&ldo;東舒,你是讀書人,這件事,與你說比與別人說更容易明白。圖書館你知道嗎?&rdo;沈東舒點頭,正色讚道,&ldo;國之盛世,學之盛世。陛下此舉,興我朝之學風,必將榮耀千古。&rdo;沈東舒這倒不是拍明湛馬屁,每一個讀書人都傾慕於圖書館的建設。尤其明湛給帝都人免費借閱,惠澤甚眾。再挑剔的臣子也挑不出圖書館的毛病。明湛謙道,&ldo;過譽了。不過是給讀書人提供些便利。朕生於富貴,你也算長於榮華,讀書對咱們來說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家中父母只怕你不肯念不肯讀。&rdo;&ldo;可是在豪門富戶之外,有許多人,念不起書,買不起書。&rdo;明湛嘆道,&ldo;古有螢囊映雪,鑿壁偷光的典故。雖是說古人唸書刻苦,也是窮哪,若非買不起蠟燭,哪個用這樣的辛苦。朕,也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讀書人一點兒便利,說不上什麼聖明。&rdo;沈東舒對於明湛的變化有些吃驚,記得當初鎮南王帶著明湛到宣德殿鳳景乾跟前與群臣討論鹽課改制時,明湛雖是聰明過人,卻帶著三分鋒銳天真。如今登基後,明湛說話已經收斂去了少年時的浮躁天真,變的更加老成圓潤,雍容大度。沈東舒道,&ldo;皇上能在小事上都惦記著讀書人,實在難得。&rdo;&ldo;不說這個了。&rdo;明湛道,&ldo;圖書館修好了,宮裡的藏書,朕都讓他們翻印了一份兒。雖說珍貴,不也是給人看的嗎?還有各地人們獻上的藏書。朕忽然想到,宮裡的藏書相對於天下而言,實在是九牛一毛。而天下有多少藏書,又有誰可知呢?&rdo;&ldo;圖書館的優點不僅僅是讀書人可以免費看書,還在於,收天下之書而藏之。&rdo;明湛溫聲道,&ldo;不僅在帝都,以後,銀子寬裕了,朕希望在天下各地能興建圖書館。學識在於共享,朕希望能建一部大典,這部大典將囊括大鳳朝所有的圖書,天文、地理、諸子百家、戲劇、農業、工業等等,無一不包。將來有人翻起這部書,就能知道我大鳳朝有著多麼燦爛的文化。&rdo;沈東舒真得另眼相待了,聖人講究,立德立功立言。明湛不過剛剛登基,就想著立言了,這是多麼宏大的志向。不必明湛明說,沈東舒當即道,&ldo;此大典是盛世之書,主持修建之人必要年高德韶,學識淵博之人才可。&rdo;心中已隱隱明白帝王心中選中的是何人。明湛點頭微笑,亦不賣官司,&ldo;朕看中了錢先生。&rdo;&ldo;朕知道錢先生一生只喜做學問,閒雲野鶴一樣的人物兒。昔日錢先生也是德宗皇帝時的狀元,又曾在淮揚建學教書,學問也是有目共睹,無人不心服的。&rdo;明湛笑道,&ldo;除了錢先生,誰還比他更合適能主持修這部盛世奇書呢。&rdo;&ldo;天津港的建設,雖然許多人恭維朕是盛世工程。不過,朕以為,相比於天津港,此部大典,更加會流芳千古,青史留名。&rdo;沈東舒是個有政治眼光的人,如果不是他在任湖廣總督,他都想自薦來修書了。如明湛所言,此部大典若真的修繕成功,足以青史流芳。明湛惋惜嘆道,&ldo;朕有此意,可惜錢先生以年老為名,婉言推辭了。朕非常可惜,錢先生不肯參與大典的整理,這故然是朕的損失。朕想,於錢先生而言,這真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rdo;沈東舒立時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