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時間,在座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ldo;後燕世祖武成皇帝‐‐慕容垂?&rdo;蘇頤不可置信地喃喃,目光幾乎要把手裡的影印紙灼穿。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十三歲時就被封為騎都尉,勇冠三軍,不可不謂少年英雄;後被封吳王,以&ldo;不敗將軍&rdo;之號天下聞名。他曾在桓溫北伐燕國時力挽狂瀾,後因遭受兄弟嫉恨排擠,流亡前秦。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戰爭,即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慕容垂坐收漁翁之利,背叛苻堅,聯絡前燕舊部建立了後燕政權。一名考古隊員翻閱著手裡的資料,不可思議地說:&ldo;阿六敦……慕容垂……怎麼可能是他……拓跋珪的地盤,慕容垂的墓……&rdo;說起慕容垂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兩人可是不折不扣的冤家。當年拓跋珪重建代國,改國號為魏,卻因為勢單力薄,不得不對強大的後燕俯首稱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拓跋珪幾乎是慕容垂的傀儡。後燕消滅丁零的前一年,慕容垂為了平定北方,多次出兵幫助拓跋珪。拓跋珪便憑藉著後燕的援兵與世敵劉衛辰展開決戰,最終將劉衛辰擊敗,並趁機佔據了鐵弗部的國土和軍隊。拓跋珪得到了鐵弗部豐富的物資、兵馬後,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逐漸脫離了慕容垂的控制。喬瑜小聲說:&ldo;歷史上像這樣的白眼狼可不少。&rdo;隊員小趙反駁道:&ldo;要成就宏圖霸業,英雄勢必不拘小節。&rdo;在南北朝時期,若說苻堅締造了統一北方的神話,冉閔大帝締造了民族英雄神話,那麼慕容垂也締造了一個不敗神話。他參與過的戰役有上百次,幾乎不曾失利,即使是在苻堅慘敗的淝水之戰中,他亦是南征部隊中打的最漂亮的一個。然而到了他的晚年,昔日的狼崽子拓跋珪爪牙已鋒利,率數萬大軍與燕軍交戰,大獲全勝。於是到了次年,已垂垂老矣的慕容垂親率大軍討伐北魏,魏軍難以招架,節節退敗,慕容垂便一路進軍至參合陂。前一年燕軍便是在此地大敗,於是大軍在此地開設祭壇,祭奠亡魂。慕容垂面對此景,突然生出一種&ldo;英雄末路&rdo;的感慨,鬥志消弭,一代梟雄竟在此地病倒了。最終,慕容垂病逝於上谷郡的沮陽。王老說:&ldo;慕容垂是死在撤軍的路上。拓跋珪得知燕軍撤離便率軍追趕,後來聽說平城淪陷才引兵退回陰山。如果墓主真的是慕容垂,那麼我認為歷史有可能是這樣‐‐拓跋珪追上了燕軍,此時的燕軍失去主帥,已不堪一擊。拓跋珪搶奪了慕容垂的屍體,運回國替他下葬。&rdo;立刻有考古隊員附和道:&ldo;慕容垂是公元396年逝世的,當時北魏的首都還在盛樂!&rdo;蘇頤點頭:&ldo;一個後燕的皇帝下葬在北魏的國都,那一定是北魏的皇帝替他建造的墓地。&rdo;王老說:&ldo;你們往後翻,第三頁開始是破譯的文字磚上的內容。記載的都是慕容垂生平的戰績‐‐這麼看,墓主極有可能就是阿六敦。&rdo;有考古隊員質疑道:&ldo;不可能是慕容垂的墓!史書上有記載,成武皇帝慕容垂葬於慕容氏故鄉‐‐龍城之郊的宣平陵!&rdo;王老曲起一指輕叩桌面:&ldo;的確如此‐‐所以這勢必又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宣平陵的具體位置現在沒有人知道,也從來沒有人進去過,裡面到底有什麼,有沒有慕容垂的屍骨,誰也不知道。&rdo;座上很快就分成兩派爭論了起來。保守派認為這簡直是無稽之談,一個國家的皇帝搶了另一個國家的皇帝的屍體,不戮屍也就算了,居然還幫人家安葬在自己的國都裡,實在太過天方夜譚。更何況,史書上白紙黑字寫著慕容垂有自己的宣平陵;而大膽的一派則認為,墓主是慕容垂,一切都能解釋的通。因為下葬匆忙,所以墓室的規格不大,但手筆不小。而拓跋珪敬重慕容垂,就算替他以帝王之禮下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至於宣平陵,自家皇帝被人搶了當然是件丟面子的事,於是後燕人慾蓋彌彰地把&ldo;皇帝&rdo;下葬到龍城之郊……這本身就是一個歷史迷案,幾個考古隊員拿著一些稀少的資料爭論幾個小時也不能得出什麼結論,於是王老宣佈散會。蘇頤見時間已接近飯點,懶得再回去燒飯,於是叫住了喬瑜問道:&ldo;小喬哥,一會兒一起吃晚飯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