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嬋若是能自己生,何苦去包養別人肚子裡的,只是如今太皇太后都說了話了,更何況王爺身邊也的確沒個伺候的,怎麼想也是不好看。而且盧大夫的診斷蘇母也是知道的,蘇嬋且要將養好一陣了,這幾年只怕都要不到孩子。與其讓王爺太皇太后都對蘇嬋有了不滿,倒不如這個時候主動的為王爺找合適的人選,還能落下賢惠的名聲。蘇母便握著她的手,語重心長的說:&ldo;太皇太后這是在點你呢,母親早便覺著不妥當,看來還真是沒猜錯,太皇太后歲數大了,急著見曾孫也是應該的,更何況你嫁到齊王府也有陣了……&rdo;她嘆息一聲,&ldo;只是選姨娘這事兒,若是選不好便如同引狼入室一般。&rdo;說罷蘇母想起什麼,忍不住的望了望院子裡的香寒,那孩子一直忠心耿耿的,樣子也過得去,蘇母不由動了心,提議道:&ldo;我這裡倒是想到個合適的人選,不如你讓王爺把香寒收了,那孩子我看著是個忠心厚道的,怎麼也是咱們府里長大的家生子,想必日後也翻不起什麼風浪。&rdo;蘇嬋卻是想也不想的趕緊拒絕道:&ldo;使不得,我還想著日後放了她出去嫁個正經人家做正室呢,雖然給王爺做妾室也不算辱沒她,只是……&rdo;在這個時代雖然有些可笑,可她還是盼著這小姑娘,能夠她正正經經的嫁個人,過舉案齊眉的日子,她在這個世界妥協了很多東西,甚至連自己的婚姻她都妥協了,可是她所做的這一切還不是為了讓她身邊的人幸福嘛,更何況她也不想她同香寒的關係變的那樣不堪。她母親知道她還是過不去心裡的坎,做人孃親的也不想女兒受這個苦。只是便是蘇老爺也是收過妾的,只是那妾身體不好,早些年一病去了。當時自己年輕,在蘇老爺納妾後難免捏酸,可是又不好讓人笑她善妒,只能做著大方的樣子忍著,再來那妾也的確是通情達理的良家女子,很是知道進退,便是在她面前坐一坐,都是坐在凳子上,從不敢坐椅子。她現在也不敢奢求別的,只求著女兒能找到這樣厚道本分的妾室,這樣她女兒在王府裡才能過的順遂些。蘇母也便嘆息一聲道:&ldo;我去幫你打聽打聽,若是有合適的人選,我先幫你留心看著。&rdo;蘇嬋遲疑了下,雖然覺著還不需要呢,可母親能說出這樣的話,多半也是想了許久的才下的決心,她也便先虛應著點了點頭的:&ldo;不急呢,母親慢慢看……我這裡也在調養身體,興許過不了幾日便能有了呢。&rdo;她母親聽了這話趕緊雙手合十,阿彌陀佛的念著:&ldo;菩薩保佑,趕緊保佑我家蘇嬋早早的懷上男胎吧,若是真能順利有孕,我這裡天天燒香拜佛吃齋誦經,絕不失言。&rdo;蘇嬋也不想她母親一直擔憂,又在蘇府裡陪了她母親用午膳。天色漸暗的時候,她才回王府。待回到王府的時候,便聽見府裡的內侍說,齊王在前廳款待外親呢。那外親還能是誰,只怕還是那位舅舅!估計一方面是過來探望王爺的眼睛,另一方面又是來打探齊王表妹的婚事。原本在她母親那裡,兩個人便說了好久的妾室,這個時候一回來,又聽見未來的淑妃在王府呢。蘇嬋便有些避一避,她也便沒往前廳去,而是徑直的回了寢室。等回到寢室休息了片刻,大約是外親走了。親王這才往她這邊過來。他眼睛看不到,過來的時候是被人引著的。他眼睛瞧不見後,走路很不方便,也是怕被什麼碰到。蘇嬋便給他找了一根柺杖,讓他在房裡的時候可以用用,他最近倒是用順手了,去的時候也喜歡拄著那柺杖。而且除了她以外,他很不喜歡別人牽著他走路,大部分時間都是那些小內侍戰戰兢兢的引著他。時間不早了,既沒留外親用膳,蘇嬋自然就要陪著他一起用晚膳。蘇嬋也便迎了過去,牽著他往房間內走,嘴裡同時叮囑著:&ldo;王爺仔細腳下,還有四五步便道房裡了,您慢些,小心門邊……&rdo;等牽著他的手進到寢室後,她才下令讓人去傳膳。倒是等著晚膳的時候,蘇嬋又想起白天的事兒,便試探的對齊王說道:&ldo;王爺,我今天回我孃家,跟我母親說了為您納妾的事兒,反正咱們還要在京內住幾日,我這裡慢慢打聽著,我也拜託我孃家幫著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王爺這裡若是遇到喜歡的也可以說與臣妾聽,臣妾都會為王爺辦妥。&rdo;她說這話的時候總歸是心裡彆扭些,很怕在他臉上看到無動於衷或者是一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