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跟王傑等人,應該是找和珅去問皇孫的事情的。當初五阿哥已經是被秘密立儲了的,可是後來無故病故。五阿哥的生母愉妃以為這件事是令貴妃做的,因為五阿哥沒了之後,剛剛出生不久又很得皇帝喜歡的十七阿哥,便成了立儲的最好人選‐‐所以愉妃在喪子之痛後,直接將矛頭對準了令妃,害死了十七阿哥之後,永琰便成為了真正最好的人選了。令妃跟愉妃之間的恩怨太深,已經說不上到底誰對誰錯。現在毓舒在宮裡,在皇帝面前說五阿哥的兒子的好話,當初康熙就喜歡皇孫弘曆,於是弘曆成了現在的乾隆,現在乾隆如果能喜歡上皇孫,到底誰當皇帝還不一定呢。劉墉王傑他們便是得到了訊息,所以想找和珅來問問,只是沒有想到,竟然走漏了訊息。和珅因為赴約而與遇刺,如今智慧孤注一擲了。王傑終究還是接過了那一道聖旨,而後展開看了,卻目光如劍,&ldo;為何繼位的人是十五阿哥?&rdo;只是這上面還沒蓋上玉璽。和珅道:&ldo;現在皇上找我夫人進宮,便是還沒下決定,一定有什麼事情要問,或者‐‐找她進宮的不是皇帝,而是永琰。吳書來到底是誰的人,現在已經說不清楚,我不過是兩手準備。只是這一環裡,最要緊的是將這聖旨交到十一福晉的手上,旁的人不行。&rdo;到時候放出風聲,說永琰繼位的聖旨在毓舒的手中,永琰的矛頭自然會對準毓舒。就算是永琰找了馮霜止進去,在得到聖旨的時候,馮霜止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的威脅了。如果是永琰找馮霜止,那一定是為了挾持和珅;如果是皇帝找馮霜止進去,怕就是有什麼事情要交代給馮霜止了,只不過最終的目的,恐怕是為了要找和珅辦什麼事情。現在情況複雜,怎麼算計都有變故,和珅是死馬全當活馬醫,沒什麼好說的。王傑理了一下,大概清楚了和珅的打算。和珅最後問了一句:&ldo;劉墉大人那邊可有知道到底皇上要立誰為儲?&rdo;&ldo;若是知道,我們也不必來找你了。&rdo;王傑如實回答。這一來,和珅就放心了:&ldo;滿朝文武,皇上最寵的是福康安,最信任的卻是劉大人,若是連劉大人都不知道,想必真正的聖旨還沒下。但願此計能成。&rdo;王傑出恆泰齋,和珅卻還在裡面坐著。這一回,他不躲了。王傑出去,是沒人敢攔的,過了一會兒,那些個官兵見王傑已經走了,便立刻進來搜。結果剛剛掀開簾子,便看到和珅坐在裡面,悠閒地喝茶。那兵士大罵了一聲,就知道自己是被王傑給忽悠了。方才那王傑走了,也不知道帶走了什麼東西,他到底見沒見過和珅那就難說了。進來的時候被人阻撓了好一陣,也不知道那王傑到什麼地方了。&ldo;快,去回稟福大人,就說已經找到了。還有把那王傑的事情說清楚!&rdo;和珅暗自冷笑了一聲,福康安,這才是真本事啊。&ldo;和大人,福大人說找到了您,一定要帶您去看大夫,還請您跟我們走吧。&rdo;和珅將茶杯放下,笑了一聲:&ldo;福大人是盛情相邀,我和珅不去,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還請帶路。&rdo;王傑已經走了一刻鐘,有這個時候早就到了,只希望馮霜止在宮裡沒事兒。他隱藏起自己深深的憂慮,鎮定自若地走出了恆泰齋的大門,外面的雪又大了。☆、最後的聖旨宮裡面烏蘇來親自給馮霜止帶路,她笑了一聲,道:&ldo;吳總管倒是個有心人,如今走到這一步,也難為您了。&rdo;一開始吳書來是乾隆最信任的人,後來和珅得寵,他甚至成了和珅的內線,可現在卻變成了永琰的人。這樣的人,說是三姓家奴也不為過了。馮霜止話裡的諷刺,吳書來不可能聽不出。他垂著頭,送馮霜止跨過了宮門,只道:&ldo;和夫人何嘗不是個有心人呢?&rdo;&ldo;牆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那邊倒,等得那東風壓倒西風,或者西風壓倒了東風。吳總管,您說那草會是什麼下場呢?&rdo;時不時地換一個主子,誰知道以後他會變成什麼樣?永琰是個生性多疑的,只怕不會輕易地放過吳書來。吳書來現在,也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