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召季衡回京的聖旨,要是皇上下個密旨下去,倒是真要召衡哥兒回來,但是卻這般鬧得京城人盡皆知的,大臣們又都在反對,我看皇上這裡面意思就深了。其一我看倒是要衡哥兒在某些事上收斂的意思,也是讓東南官場看清在衡哥兒之上是他皇帝,我想,衡哥兒在東南官場上太得人心也不是大好事;其二,便是下了這聖旨,海上海寇未必會得不到這麼大的訊息,以為衡哥兒回京,定然就不會那般小心翼翼了,我想,衡哥兒定然也想得到,所以他定然是假裝回京,卻並不受命,反而帶人去攻擊王啟老巢,打王啟一個措手不及;其三,那就是皇上的心思的深沉了,要是衡哥兒回來了,那好,他定然就高興了,要是衡哥兒不回來,抗旨不遵,那他之後就好發難了,反正皇上不吃虧。所以,這件事上,衡哥兒無論如何,結果恐怕都不會是個好。&rdo;季閣老其實已經想通了,他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說,&ldo;伴君如伴虎。這老夫也是無法勸解皇上的了,只能看衡兒回來自己同皇上解開這個結。&rdo;皇上聖旨傳到餘杭,季衡沒在餘杭,而在臺州,於是那傳旨的官員只好又下臺州來。季衡接到聖旨,對那傳旨的御史十分客氣,請其為上賓客客氣氣地招待,然後就去找他講了一大通道理,&ldo;閔大人,這聖旨本官接是接了,但恐怕是會抗旨不遵了。&rdo;這位三十出頭的監察御史閔芝南大人,乃是一位妙人,聽到季衡這句話,完全沒有覺得驚訝,反而是趕緊放下手裡正在喝茶的茶杯,道,&ldo;下官接下這傳旨的活,乃是別的大人都推脫不來傳旨,大家看下官年紀輕輕,身強體壯,正適合快馬加鞭南下,下官推脫不得,只好來了。來的路上,下官就想了,為何眾位老大人們都不來呢,可能就是怕會遇到這個結果。大人抗旨不遵,大家同大人您惱怒也不行,不惱怒也不行。所以就將此事推給下官了。所以,大人這話,就當沒說過,下官也當沒聽過,下官明日就回京去,路上摔斷腿,大約一個月會到,到時候說大人您在後面,您看可行不。&rdo; 季衡倒是沒想到會遇到這麼一位傳旨的官員,不由莞爾,說道,&ldo;事情倒不必如此麻煩,也不必大人去摔斷腿,但是需要大人做出已經帶著我一起回去的假象,之後請罪之事,等本官回到京城,自然會自己去請罪。&rdo;季衡也沒有對閔芝南解釋太多,閔芝南斯斯文文地,答應了季衡的要求,想反正是這對小情人自己鬧自己的,他可不想在中間充當炮灰。季衡怕許七郎那裡得到訊息會以為自己要回京,便還特地寫了封密信透過許七郎建立起來的秘密通道給他送了過去,以讓許七郎安心,按照原計劃行事。六月中旬,朝廷水師已經準備好了,且王啟果真以為季衡回京去了,東南一帶少了季衡,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官是各有派系,原來是季衡坐鎮,大家功勞都看在眼裡,直達天聽,賞罰分明,季衡不在了,定然就會出現以前的搶功,構陷等事,東南剛剛強大起來的陸軍水師力量定然會有所削弱,這對王啟來說,簡直是最好的訊息。據王啟所知,姜時澤和汪秉直也並不是那麼和睦,姜時澤倡導海戰,汪秉直卻更喜歡陸戰,因為姜時澤擅長海戰,只要海戰就是他的功勞第一,但是汪秉直卻擅長陸戰,要是陸戰,他便是功勞第一。要是沒有季衡,這兩個因為戰術偏差都能夠鬧起來。而且兩江總督陳煥之和汪秉直之間更是有些芥蒂的,完全不可能好好合作。王啟這邊也是在聯絡各方力量,想要給朝廷水師一個反擊,然後直接攻上被尼德蘭人佔領的琉球島。王啟的老巢在三沙附近的嵛山島上,嵛山島乃是在浙閩交界,乃是一海上交通要衝,十分重要,本是設立了朝廷的水寨,但是之後這個水寨卻因為水師不僅不操練,而且士兵逃跑,便漸漸荒廢下來,之後甚至被海寇所佔領。季衡在許七郎之後送給他的情報裡點明王啟是在這裡之前,他都一直以為這裡是徐鐵虎手下的人佔領的。這次朝廷攻下此處,便要在這裡重設海寨,建立朝廷的軍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