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讓太監將那疊紙又拿去給皇帝了。魁首詩的作者乃是去年春闈上的探花郎,現在在翰林院裡做編修,能來參加這個中秋宴,乃是因其是現在首輔趙之翰的公子,名叫趙昱芝。皇帝給第二三名各賞了一套官窯裡燒出來的碗,而對趙昱芝,他便說道,&ldo;你要哪幅畫,說吧。&rdo;趙昱芝跪下後紅著臉道,&ldo;微臣懇請皇上恕罪。&rdo;皇帝愣了一下,&ldo;嗯?&rdo;他便繼續說道,&ldo;微臣懇請皇上將皇上玉恆殿後殿書房裡掛的長夏消暑圖賞賜給微臣,要奪皇上所愛了。&rdo;皇帝怔了一下,才說道,&ldo;此畫朕不賞人。&rdo;那幅畫乃是季衡兩月前在西山行宮時所作,畫的是一條小溪邊有一座涼亭,涼亭邊有青桐芭蕉,涼亭裡則鋪著簟席,兩個孩子在簟席上玩耍。此圖畫得隨意,卻用筆老道中帶著風流,一種悠遠飄逸之氣從畫裡直接流露出來,意境本是十分高遠,但是,那涼亭裡卻不是一個名士,乃是一對孩子,就在這一份悠遠飄逸之中帶上了人世生生不息的意蘊,帶上了童真和意趣。按照專業評論,此畫就該如此分析,皇帝自然也欣賞得出它的這般好,但是,它對皇帝的實質的意義,其實只在於這畫是他老婆畫的,然後上面畫的是他的兩個孩子。皇帝有點驚訝此人怎麼會看到這幅畫,想了一下才想起來前兩天,召了他到玉恆殿後殿書房來問了楊歆兒的大名的事。楊歆兒大名定下乃是楊奉豫。當初禮部和翰林院商議給他定名時,是呈給了皇帝很多個字的,但季衡挑了這個豫字。此字乃是這個趙昱芝給呈報的,這次宗人府來回報因立後而又上了一批玉牒時,有一位藩王將自己的一位庶子上成了嫡子之事,皇帝便也看到了玉牒上給楊歆兒上的名兒。於是,他就把這位趙昱芝叫來問了他當初為何會想到為三皇子定這個字,因為皇帝是不大喜歡這個字的。 皇帝的拒絕讓首輔趙大人也前來下跪說兒子不懂事了,皇帝便笑道,&ldo;無妨,愛卿要另外的畫吧。&rdo;但趙昱芝卻說,&ldo;微臣實在為此畫所迷,日思夜想,還懇請皇上能夠割愛。&rdo;這下皇帝臉徹底黑下來了。312番外之四皇子的到來5其實這幾日,的確有不少大臣看到了皇帝書房裡新換上的這幅長夏消暑圖,上面鈐印太小,大臣又不好盯著那畫看,故而並不知此畫為何人所作,但好畫之人都會為那畫上的輕靈之氣所吸引,只是如小趙大人這般痴迷的,卻還沒有。趙昱芝很為他爹首輔趙大人爭氣,雖然是二十八歲上考上探花,不能和十八歲考上狀元的季衡相比,但這也實在是一件為家族爭光的事情了,甚至官員之中都說他家是父子雙探花,當年趙大人也是探花郎來著,聽起來是多麼有面子,好像也並不比季氏雙狀元差多少。趙大人一向和老季大人不對盤,自然什麼都和他比,連兒子也要和他的兒子比。既然小趙大人這般地爭氣,自是老趙大人的心頭肉,此時看兒子又犯了畫痴,非要皇帝賞賜一幅皇帝喜歡的畫,他就在旁邊乾著急,直接罵兒子道,&ldo;作為臣子,你怎好如此強求皇上割愛。&rdo;小趙大人便痴心不改地說道,&ldo;兒子自從見了那畫,便神思不屬。&rdo;又對著皇帝行禮,&ldo;微臣懇請皇上成全。&rdo;皇帝差點要被小趙大人這般痴心行為氣得笑起來,宋朝米芾向宋徽宗求硯,宋徽宗雖然不捨,也直接給了他,現在小趙大人向皇帝這般痴狂地求畫,他要是不割愛,倒是顯得他這個皇帝小氣了一般。皇帝直接說道,&ldo;此畫乃皇后所作,你安敢讓朕賞賜此畫!朕赦你無知者不罪,不同你計較。朕既然允了你一幅畫,你便另選一副吧。&rdo;季衡作畫沒有如別的文人呼朋引伴前來觀賞的習慣和興致,也沒有有些位高權重的大臣硬是將自己的大作作為賞賜送人的愛好,雖然他作畫畫得並不少,而且還筆觸和意境皆十分出色,已經是大家之範,不過,他的畫名卻是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