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喝了半碗粥,吃了一點小點,他就要走了。陶氏送了他到院子門口,楊麒兒本要走了,但是回過頭,看到陶氏站在院門口,此時東邊天空才剛泛一點魚肚白,她的面孔看不清楚,但是殷切的眼眸卻亮閃閃的,楊麒兒想了想,回身又握了握她的手,道,&ldo;茹娘,進去吧,近來我太忙了,宮裡全交給你了。要是我晚上沒有到內院來,便是我回得晚,你不要等我,早些歇下。&rdo;陶氏點點頭,道,&ldo;殿下也要注意身體。&rdo;陶氏看著楊麒兒走遠了,這才回身進了院子。皇帝和季衡雖然說是將朝政都交給了太子,但總不能真就什麼都不管不問,他們自然也有掌握著朝中的事情,不過只要不出什麼亂子,就不會去插手。楊麒兒身邊自有一干東宮屬臣,也有些本事,自然會好好幫太子出謀劃策,第一次監國,自然不能出事,萬事不求有功,但是一定要穩,不能出事。雖如此,但會有的事情,總是逃不掉,便是太學裡居然發生了鬥毆事件,而且還死了人。乃是一個皇室出身的太學生,將一個京城官員家的子弟給打死了,起因甚至不可考,但結果卻很讓人頭疼。殺人償命,但是皇室的出身,即使已經是隔了好幾代沒有任何繼承權且只能靠自己的皇家子孫,但是身上也是有免死金牌的。這下這個官員家裡不樂意了,家中本來只有這麼個獨苗子兒子,又是學業優秀進了太學的,就這樣被人打死了,他們怎麼能夠忍下這口氣,一下子就告到了太子案頭來了。一邊是皇室子弟,一邊是朝中實權朝臣,要怎麼辦。皇家子弟已經被抓捕起來了,不過他是第一代琅琊王的曾孫,雖然沒有繼承權,但是在家中也很受寵。琅琊王一系算是有些力量的藩王,而且和皇帝關係還很不錯,又是最早支援皇帝推行裁減皇家後代待遇政策的藩王之一,這位皇家子弟乃是現在琅琊王的孫子,還不知道琅琊王知不知道他孫子出的這件事,不過要是知道了,定然是護短的。對皇家後代的待遇的裁減,已經讓很多藩王不滿,而很多藩王和皇室後裔的一些胡作非為,也讓百姓和朝臣們十分不滿。兩方早就是積怨已深。這次這件事,便根本就不只是打死一個人這麼簡單了,已經上升到了兩個集團的對峙。楊麒兒年紀輕輕,又只是太子,威望不足,哪裡鎮得住這次的事。他只是讓先將打死人的琅琊王孫子關進了宗人府大牢,就讓死了人的賈大人一家十分不滿,賈大人為官多年,又很會做人,在朝中很有人緣,再說,琅琊王孫子楊鳳瞻打死賈大人兒子的事情,是挑起了文官集團對皇家後裔的全面不滿,故而剛把人關進去,朝廷裡就開始單向地讓殺人償命,甚至沒有人為琅琊王孫子說話,只要求把他處死。太子一聽說這件事發生的時候,便已經想到了此事不簡單,但現在這種情況,就讓他意識到了事情真是太難辦了。他只得派了自己親近信任的官員和侍衛去宗人府大牢護住琅琊王孫子,不然,很有可能這個闖禍的小子要死在裡面,到時候事情只會更難辦。在一番猶豫之後,楊麒兒沒有讓人去請帝后回來,只是想安撫賈大人一家,並且頂住文官集團的壓力,徹查兩人打架並致一方死亡的原因。沒花多少工夫就有了結果,乃是兩人在太學裡本來就積怨已深,這次只是因為對一句詩的理解不同,賈公子便譏諷了琅琊王孫子一句,琅琊王孫子就給了他一下子,兩人就打起來了,周圍還有同窗在,拉得不及時,賈公子從地上起來時只是在流鼻血,然後回了家,請了大夫看病喝了藥之後就睡了過去,沒想到就沒醒過來,直接死了。楊麒兒親自去了宗人府大牢,楊鳳瞻帶著皇室血統的人高馬大,他在宗人府大牢裡倒沒吃什麼苦,只是人很萎頓。楊麒兒讓開啟了大牢門,楊鳳瞻坐在木凳上,看了看楊麒兒,知道他是太子之後,就馬上下跪行了禮,並且說道,&ldo;請殿下做主,我沒有打得過分,只是打了他的鼻子一拳,身上三四拳,我是學過功夫的,都是避開了要害出的手,當不至於致死,賈誠裕定不是被我打死,死因另有其他。還請殿下做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