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衡回了家,先去前院書房回稟了他的父親,他父親這才剛剛從衙門回來,才在吃午飯,就問季衡,&ldo;可用過飯了?&rdo;季衡說,&ldo;皇上留了用膳。&rdo;季大人說,&ldo;領皇上跟前的御膳可吃不大飽,趕緊坐下又用些吧。&rdo;雖然在宮裡,皇帝總會將自己覺得好吃的夾了賞給季衡,每次佈菜也得給他布一碗,但季衡其實每次倒的確吃不太飽,所以就不客氣,在他父親下手位坐下來,由僕人送了碗筷上來,開始吃起來。飯後,季大人就帶著季衡在院子裡散步慢慢走了走,院子裡沒有別人,季大人也就直接說道,&ldo;你三姐的事情,你是怎麼想的?&rdo;119、三姐兒現在陷入了一個十分為難的境地。皇帝說要她入宮,讓季家不要將她許了人家,但是這麼久了,又完全沒有下詔讓她入宮,事情就這麼拖著了。季家並不想讓三姐兒入宮,甚至季衡已經和皇帝有過爭論,但皇帝並不鬆口,所以,季家也不好公然違抗他的意思,只好也就只好這麼拖著。別人倒是可以拖著的,但三姐兒作為一朵正在盛開的花朵,是沒法拖的,再拖,在別人的心裡,就要成為一朵開敗的花了。她現在已經十七歲了,要是皇帝再不下詔讓她入宮,而她又不斷拒絕別的人家的說親,她年歲漸大,就要成為老姑娘嫁不出去了。許氏作為當家主母,卻滿心思只在兒子身上,根本沒有心思管庶女的事情,要說皇帝沒有說那話,給三姐兒找個婆家是她的職責所在,她倒是會盡些心力去給她說門好親的,畢竟三姐兒平素也是尊敬她,在家裡是個好姐姐的樣子,並不讓她討厭,而四姨娘這幾年又是她左膀右臂的存在,在她離開時,總是她管著家裡雜事,很聽她的話,許氏不會讓她因為女兒的婚事寒心。但是,有了皇帝那句話,她就沒法做主張了。於是將這件事,完全就推到季大人身上去了。四姨娘看三姐兒的婚事一天拖一天,就十分地擔心著急,幾乎都要愁出病來了,經常去找許氏商量這件事,再說,要是三姐兒沒出嫁,四姐兒也不好說人家,三姐兒長相比四姐兒出色,且四姐兒在外面總是個悶葫蘆,京裡的貴宦官員人家,圈子就那麼大,三姐兒四姐兒這一兩年,要是許氏要出門作客,也是經常將兩人帶在身邊的,也是要她們見見世面,且也是個變相相親的意思,她的這種做法,也會讓四姨娘十分感念她的好,對她更加忠心,如此,三姐兒的美貌就在上層圈子裡傳得很開,而這些也完全掩蓋了四姐兒的光芒,以至於求婚的幾乎都是求三姐兒,四姐兒問津的人家就很少了。所以四姨娘是希望三姐兒趕緊出嫁了,這樣四姐兒也好說人家。可憐四姨娘一腔為母之心,每天都在愁兩個女兒的終身大事。許氏本來沒有將皇帝想要召三姐兒入宮的事情告訴四姨娘,但是實在被她纏得煩了,就把這件事告訴了她,然後說,&ldo;皇上是那個意思,你說,我們怎麼好就直接將三姐兒嫁了。這件事,我是做不得主的,你去找老爺,好好問他的意思。&rdo;四姨娘一聽,就十分驚訝。心思複雜起來,她知道女兒想要入宮,但是她並不贊成女兒的這個決定,一心想要趕緊將她嫁了,讓她斷了這個念想。沒想到,沒想到皇上也有這個意思。她在心裡唉聲嘆氣,在許氏跟前,倒是沒有多說,只是感謝了她,之後,等季大人回府了,她就果真去找了季大人。季大人對四姨娘,在當年最初見到她的時候,恐怕還是有些感情的,但是這些年他的心思全在官場上,想要做出些成績來,自瓔哥兒出生後,他覺得季家的香火能夠往下傳了,所以甚至連光顧內院的時間都少了,和四姨娘,也是很久很久沒有過親近之意了。而四姨娘看他在瓔哥兒出生後一直寵愛六姨娘,對他的心思也淡了,幾乎是對他沒有什麼指望了,便一心撲在女兒婚事上面,對許氏是馬首是瞻起來。此時坐在季大人跟前,她甚至已經記不起要如何和季大人相處才能討得他的喜歡了,於是就開門見山,說,&ldo;老爺,三姐兒現在已經十七歲了,早就是大姑娘了,但是還沒有定下親事,妾一直為此憂愁,不知老爺您在她的親事上,是個什麼意思呢。&rdo; 季大人每日裡忙得很,也並無興致和四姨娘對坐長談天,四姨娘這麼開門見山,他也並不覺得不好,人靠在書案後椅子裡,他垂著眼似乎是在沉思,四姨娘看他對女兒的婚事,也是一副思考政事一般的態度,似乎是把她的婚事放在利益的稱上斟酌,心裡就更是對他失望,又說道,&ldo;老爺,三姐兒可也是您的女兒呀,當年大姐兒是十三歲就說親,是您給做的主,現在三姐兒十七歲了,卻還沒有出嫁,您就沒有擔心過嗎。&rdo;四姨娘的語氣裡掩不住的怨懟,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