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太子的心意,早就明明白白了,他要同生共死,不離不棄。老臣本以為,太子只是少年心性,一時熱血,順境時山盟海誓,什麼話都隨口說,等受點磨礪,嚐到教訓,就會知道世間殘忍,放棄不智的念頭。這也是皇上最早的想法。&rdo;陳太醫無奈嘆了一口氣,&ldo;但是皇上,您現在一路看來,太子的心意是少年心性,一時熱血嗎?不愧是親父子,皇上您心如盤石,太子也是一樣,受盡苦楚,一絲都不動啊。&rdo;炎帝心裡一陣發涼,手上鬆了勁,軟軟倒在床上。&ldo;皇上!皇上您怎麼了?老臣該死!&rdo;陳太醫趕緊從地上爬起來,撲到床前。炎帝被他順了幾下背,撥出一口氣,直瞪著前方,半日,沉聲道:&ldo;炎翔,你說的是心腹之言。膚其實……看出來了……被逼到絕路,不得不低頭的,是朕。詠善,他看準了朕,看準了大局,篤定膚要輸這一局。朕要交付江山,找不到別人。唉,朕子嗣艱難,后妃雖多,卻只有四個兒子長大成人,詠棋、詠臨、詠升,他們都撐不起這江山。&rdo;英主暮年,也生無可奈何之嘆。陳太醫心裡也難過,陪著垂淚,&ldo;皇上不要傷心,往好處去想。只看這件事,就能知道太子是剛毅之主,不是會被逆境難倒的人,遇挫而勇,必能鎮服天下。詠棋殿下雖然柔儒,卻仁善情真,未來皇上身邊有這麼一個兄長,未必不是好事。&rdo;炎帝道:&ldo;說得輕鬆。事涉天下之主,如今偌大亂局,怎麼處置?&rdo;陳太醫毫不遲疑道:&ldo;以皇上的精明,處置這些事只是舉手之勞。&rdo;炎帝沉吟,終於,淡淡嘆道:&ldo;遇上這等不知悔改的孽子,也只能如此了。王景橋在偏殿候著,你把他叫進來,朕有幾件要緊事,需他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臣去辦才能壓住場面。&rdo;嘆息一聲,腦海裡瞬間一掠而過的,竟是詠棋在病�上拉著他的衣袖不放,深深看著他的,哀傷絕望的眼神。不該去探望的。不去看,或許,心腸就能硬到最後。天意。功虧一簣。在內懲院關了一陣,詠臨這個從小錦衣玉食的皇子總算嚐到了世間殘酷。被四面牆關囚犯一樣關起來,吃穿和從前絕不可比,叫天不應,叫地不靈。見不著父皇,本來還指望母親,不料圖東帶來一點可捎帶的用品外,也帶來了壞訊息,淑妃居然被軟禁起來,別說來探望,竟是連自己的門坎都出不了。其他親戚舊人,據說也是惶惶不可終日,只等著看滔天大禍什麼時候落到自己頭上。覆巢之禍,可說是實實在在來了。他從小頑皮搗蛋,被眾人寵著不知天高地厚,聽別人說什麼天家不尋常,就覺得一股酸臭味直衝鼻尖。如今總算知道了,君臣父子,天家無情,真真貨真價實,好的時候父慈子孝,一旦翻臉,入獄受刑,竟是一點慈悲都沒有。自己受苦也就算了,最讓詠臨受不了的,是他要看著詠善受苦!詠升幾次提審,想盡法子折騰詠善,雖然被宣鴻音按捺著,不敢動用私刑,但公刑也夠慘了!每次詠臨在一旁看著,恨不得鐵杖都打在自己身上,上次實在氣瘋了,衝上去把詠升頂了一下狠的。要不是眾人按住,詠臨肯定自己一定把詠升撞得肺都要吐出來。&ldo;哥哥,你別亂動!&rdo;看見詠善在床上動了動,詠臨放下飯碗,衝上去扶住他,&ldo;要什麼你就說一聲,身上帶著傷,剛包紮好的,小心又扯裂了。&rdo;&ldo;不想要什麼,只是睡乏了動一動,你好好吃飯。&rdo;&ldo;我吃好了,餵你一點。&rdo;詠臨過去,把吃了幾口的飯拿過來,扶著詠善半邊身子,一邊用筷子挑起一點喂他,&ldo;哥哥吃吧,飯菜我都嘗過了,沒問題。&rdo;詠善不禁一笑,&ldo;你還怕我會被下毒?&rdo;&ldo;當然,&rdo;詠臨十分認真,&ldo;哥哥現在是龍游淺灘,虎落平陽,萬一有人黑心,趁著哥哥落難時加害哥哥怎麼辦?我沒其他本事,就只能嚐嚐飯菜,如果有人要毒害哥哥,先把我毒死了再說。唉,可惜我不能代哥哥捱打……&rdo;眼圈一紅,低下頭沒往下說。詠善雖然吃盡苦頭,聽了詠臨這幾句話,比什麼甜言蜜語都貼心,渾身暖洋洋的。他像足了自己的父皇,天性內斂,不喜流露感情,深深看了詠臨一眼,低下頭,就著詠臨的手吃飯,一點一點地咀嚼。吃到半路,牢門外門鎖鑰匙聲叮叮噹噹地響起來。他們估計多半是孟奇來了,要不然就是圖東,也許悄悄給他們帶了一點用得著的小東西幫襯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