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頁

王光鑑早就發現了,宣和帝雖然一派和善願意傾聽大臣建議,可是他心裡早就有了打算,除非能讓他認同,覺得你所說建議更好,他才會加以採納。所以在宣和帝眼中,公主是好的,那麼所有說公主不好的,就是居心叵測,除非宣和帝自己厭棄了公主。宣和帝看了王光鑑一眼,王光鑑明白宣和帝這是要聽自己的意見,思索了一下說道,&ldo;臣覺得公主推己由人,此舉大善,不如陛下留了達奚王在京都,為其建府,接其王子於弘文館伴眾皇子學習,即可顯陛下仁慈,又可施恩於達奚王。&rdo;&ldo;留達奚王於京,那……&rdo;宣和帝眼睛一亮,王光鑑的辦法可謂釜底抽薪,比他當初只留達奚王子嗣在京要好上許多,&ldo;那王卿所見,達奚郡要如何治理?&rdo;&ldo;臣只是聽了長公主所言,才有此感,其它的,臣還沒有細想。&rdo;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王光鑑低下了頭。宣和帝更加滿意了,讚賞地看了一眼王光鑑,&ldo;是朕太過為難王卿了。&rdo;說完就拍了拍蕭元敏的頭,&ldo;晚些時候父皇再來檢查你功課,你現在好好跟著王師傅學習知道嗎?&rdo;&ldo;是。&rdo;蕭元敏與王光鑑等宣和帝離開後,才回到書桌前,王光鑑笑著問道,&ldo;公主可看出什麼?&rdo;學習的時候,蕭元敏並不讓人伺候,所以王光鑑說起話來,倒不用偷偷摸摸。蕭元敏思索了一下,&ldo;是師傅教的過猶不及。&rdo;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度,低於那個度了,難免讓人覺得你庸才,超過了會使人戒備,&ldo;師傅,父皇此舉為何意。&rdo;蕭元敏雖問了一句,但是並沒有等王光鑑回答,就開始看書,像是不願再提。王光鑑笑了一下,並沒放在心上,只覺得公主一時感嘆,也不再說此事,開始給蕭元敏講解功課,心中感嘆,昌平長公主若是男兒身,那麼……又覺得自己果然無事了,竟胡思亂想了起來,嘆了口氣,認真教導長公主功課。回府後,王光鑑與妻子說起了今日之事,王氏眉頭微微一皺,王光鑑問道,&ldo;可有什麼不妥?&rdo;&ldo;夫君說話處處妥當,怕是不多時必會被重用,可……妾身聽夫君的意思,總覺得陛下本早有決斷,為何還要引公主開口?&rdo;王氏抿了下唇,&ldo;是不是陛下專門說給夫君聽?可這麼想來,又覺得哪裡不對。&rdo;搖了搖頭,&ldo;妾身短見,夫君聽聽就罷。&rdo;王光鑑皺眉思索,一時也顧不上與妻子說話,王氏並不在意,反而親手沏了茶,端到王光鑑手邊。&ldo;原來如此。&rdo;王光鑑想了許久,才想出來,怕是宣和帝那些話是說與他聽的,意思是透過他的口說給其他大臣,讓其他大臣主動提出這點,只是後來又因公主與自己的話,宣和帝變了對達奚郡的處置,但是初衷怕還沒變。怪不得長公主會問了一句,&ldo;師傅,父皇此舉為何意。&rdo;這句並不是公主的疑惑,而是公主的提醒,自己竟還沒有一個髻年女童看得清,又覺得慚愧,枉平日裡還覺得自己敏透,如今看來……&ldo;夫君以後小心就是。&rdo;王氏柔聲說道,&ldo;公主小小年紀,竟能如此,實屬不易,著實讓人心疼。&rdo;昌平長公主得寵不僅因為出身,更是因為她摸準了宣和帝的性情,小心翼翼討好,才有了今日的榮耀。王氏想到自己的女兒,還在自己懷裡撒嬌不知事的樣子,嘆了口氣,慧極必傷……有的時候,太明白了也不是好事,只希望公主能想開一些才是。王光鑑點了下頭,&ldo;今晚我不在府裡用飯了,你與母親說一聲。&rdo;&ldo;好,我這就叫人給夫君備轎。&rdo;王氏說道。王光鑑應了一聲後,就回屋更衣了,自此事後,王光鑑做事越發謹慎了起來,宣和帝心喜其懂聖意,不驕不躁,使其官途大順,不得不說其福運甚佳。其實王光鑑也是好人有好報,若不是他平日諸多教導,蕭元敏一直記在心中也不會多嘴提那一句,王氏更不會產生疑問,也沒了今日這些,更不會使得他入了宣和帝的眼。果真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宣和帝對太子啟蒙之事格外重視,只是啟蒙而已,就選了老臣與鴻儒,這次大臣到沒說什麼,畢竟&ldo;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震動。&rdo;大臣對太子的教育也格外重視,&ldo;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早教育與左右。&rdo;所以宣和帝不僅開始挑選太子以後的師傅,還注重太子伴讀的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