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誠保持著旁觀者的角度,不為所動,只是依然注想天心,穩如泰山。
不知過了多久,根本沒有時間的概念。
那片幕布上開始出現一團光影。
那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圖案,可以是花紋、可以是人像、又可以是世間萬物。
彷彿只要餘誠想看到什麼,它就是什麼。
這一刻,餘誠明白,這就是書中所說的‘金花初顯’。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飄忽不定的形態,那是因為他的心還不夠定。
一切隨心而動。
“原來如此。”
餘誠瞬間明悟,心境果然隨之開始平定。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不知為何,餘誠忽然想到一句佛語。
用《太乙金華》書中所說,便是靜極見天心,自然神明至。
心不動,便為靜。
原本修行《太乙金華》,打坐入定,首先要做的就是進入極靜狀態,心無所動,方可證道金花。
但餘誠卻是反著來的,他以極端強悍的精神力,倒反天罡,竟然強行入定。
在即將證道金花時,才真正體悟到極靜的狀態。
人身體內的生命之光,乃是太一真炁,只有在極靜之中,方能得見。
這種真炁是天地宇宙組成的本源,聚攏身體內的太一真炁,就能凝聚元神,以元神連線天地。
至此,天地不滅,元神不滅,自然便能亙古長存。
餘誠其實一直都並不太相信這本書裡所說的這些東西,因為這本書傳世已久,修行這本書的人在武當、龍虎等等道門之中,更是有不少。
可事到如今,他見過道行最高的雲鶴真人,也就是他的師父,修行數十年,也未曾見他修出超脫凡俗的力量。
只不過精神力比普通人高了一些凝實一些而已。
並沒有擁有書裡所說的,溝通天地真炁本源,能化腐朽為神奇的超凡能力。
不過此時,餘誠以超越這個世界認知的精神力來修行這本書時,卻有種感覺。
書裡所說的,或許真的有其道理。
就算無法成為那傳說中不死不滅的仙人,但如果真的能練到書裡的至高境界,說不定真的會有超脫凡俗的神異能力。
只不過目前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練到這種境界罷了。
至少他目前沒有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