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的五塊十塊,多的五十也夠了,所以他家大兒子屬於優質客戶。”
“三大爺閻埠貴,小學教師,他總說自己二十七塊五,那是撒謊,行政級別二十五級中專生都三十七塊五,他一個老教師,工齡那麼長,所以他至少四十三塊。”
至於閻埠貴教數學還是語文,這個常威沒講,他不懂這個年代老師怎麼分,前世母親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還是班主任兼語文數學兩門課,六七十年代當民辦老師時還教幾門課,而且老師打卡考勤還是很嚴,閻埠貴四九城小學老師無故曠工翹班守大門佔便宜,有點扯。
“算他四十五塊,家裡六口人,每個人七塊五,相比劉海中家一人均少了十塊,十塊省著點吃夠三口人吃一個月了。”
“那不止,有的四口之家一個月就七八塊錢。”花姨走街串巷熟知很多家庭情況。
“這就是差距,所以閻老師天天說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全家據說鹹菜都按根分,窩頭和肉都是均分,人倒是不偏心,男女老少都一個待遇,就是這做法,算計多了,感情就淡了。”
“你是說這樣的家庭會斤斤計較,這樣的家庭娶媳婦後,連媳婦都要算計。”常蕤都會搶答了。
“他家的生長環境就是這樣,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肯吃虧,每一分每一厘都錙銖必較,這種習慣十幾二十年養成,已經刻在骨子裡,所以彩禮和婚禮都會能省則省。”
花姨點點頭,“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常威你這點沒說錯,真給他家保媒,謝媒禮都不一定給,費力不討好,最後婚禮太摳門還會砸招牌,那就是說劉海中他們家很好了。”
“我講的生長環境,還包括父母教育子女的問題,據我所知劉海中信奉長子繼承家業,其他兩個兒子棍棒底下出孝子,他家劉光天和劉光福就是出氣筒,高興打,不高興打,喝多了打,在外面一點不順心回家打兒子,還不許吃肉吃雞蛋,所有好的都給了長子劉光齊。”
花姨嘆了一口氣,“父母不慈,兒女不孝,孩子越打越心寒,離心離德,到老有他罪受的。”
要說花姨很少動手打孩子,家裡是少有的溫馨,只有一個習慣,從不吃別人剩飯,包括常威和常蕤的。
“不是說將來孝不孝順的問題,是說他們家喜歡用棍棒和毆打來解決問題,不會像咱家這樣,母子坐下來正常溝通,只靠權威拳頭和孝順大義來逼迫孩子,以後結婚了,會不會打老婆?生了孩子是不是也要棍棒底下出孝子,而且只有長子才是他的心頭肉,必然帶來不公平。”
“閻埠貴家的極致公平和劉海中家的極度偏心,都是父母主導的,這就是生長環境,包括賭博、打老婆、酗酒、偷盜,媽寶男,還有許大茂那類好淫的,這都不是良配。”
“媽寶男是啥?”
“就是隻聽媽媽的話。”
花姨撇撇嘴,“聽媽的話還不好,孝順。”
常威急得把嘴裡煙都掐了,這個年代都講孝順,就怕花姨腦子一熱聽說誰家兒子孝順,就把常蕤嫁過去。
“親媽誒,聽我說完,你說有個人很孝順,只聽父母的話,您把姐姐嫁過去,人家婆婆磋磨我姐,沒事立規矩,甚至虐待我姐,兒子屁都不敢放一聲,這樣的孝順兒子您舍的把我姐嫁過去?”
“我生女兒又不是給人家折磨的,兒子,你這講的頭頭是道,你哪裡學的。”
“讀書、思考,以前大學者查資料都會做索引和條目來分類,你這媒婆事業也可以照貓畫虎,生長環境還有周圍鄰居的口碑,單位廠子裡的人緣,包括前面你提到的人品,人是最擅長隱藏的人,有的人在外面是老好人,回家打老婆,有的人表面一本正經,私底下就搞破鞋。”
“這些都要綜合分析,多打聽多總結,然後在您那小本本上記上。”
常威想到李隊長對宋寡婦的覬覦,補充了一句,“鰥夫和寡婦也可以作為你的顧客資料,國家鼓勵再嫁,也是很大一塊市場份額。”
常蕤悄悄走到常威身邊,抓著他腦袋,對著燈光看了又看,“三個旋,沒錯。”
啥啊,真是親姐,弟弟這好不容易忽悠一通,你就懷疑鬼上身,還能不能做親姐弟了。
“講完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小常威你懂這麼多,媽感覺自己真的老了。”
常威一看花姨有點灰心喪氣,今天講這麼多,沉重打擊了積極性,一度懷疑個人的媒婆能力,必須來一碗雞湯,熱的。
“媽,我都是看書想到的,停留在理論階段,一切都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