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的日子定在10月1日,國慶節。
還有三個月,時間很緊了。
這期間除了要帶著成品去跑市場,最主要是要培養一批工人。
這個活兒只有唐建軍來,唐媽媽和三嬸抓生產沒問題,但培訓不會,她們不會講。
王忠勇已經從竹製品廠撤了出來,那邊交由梅四坨子打理,也給他分了5%的股份,還拿工資。
轉眼已到9月。
這幾個月王忠勇一直在車間裡搗鼓機器,安裝的時候他跟著師傅學的認真,記得仔細。
完了自己不斷研究,現在他從下料,控溫,分流都非常熟練,成品的品質已能完全把控。
那本盡是墨水團的筆記本已經被翻爛,哪一頁都是皺巴巴的,有些地方還有一大灘水乾了的痕跡,看樣子,應該是汗珠滴上去留下來的。
而秦奮鬥則帶著鐵錘和她的兩個戰友在全市範圍內收辣椒,赤城收完後逐步往黔地的其他城市移動。
唐建軍就一個要求,只用黔地的辣椒,一是保證口感,二是要帶動多多的椒農增收致富。
……
6月,王忠燕沒考上大學,只能上箇中專。
她想到家裡還有倆弟弟要讀書,乾脆就放棄上學了。
跑到廠裡找王忠勇,說要在唐建軍廠裡幹,多苦多累都行。
王家老兩口咋罵都沒用,沒辦法,只能聽之任之。
在徵求王忠勇意見後,唐建軍把她帶在身邊,打算培養她的行政管理能力。
唐建珍考上了,去了紅城師範,一門倆大學生,可把三叔三嬸高興壞了,十里八村說起他們都豎大拇指,說三叔三嬸會教。
……
按照找宅基地那個先生挑的日子,唐建軍的廠子在農曆7月12點火動工,國慶節只需要揭牌完成儀式就好。
機器發動應了期辰後,唐建軍在周邊幾個村找了30多名中年婦女,他和王忠勇帶著邊教邊做,現在已經能上手了,還找了幾個上過高中的小夥兒,教他們使用和操作機器。
農曆8月底,他們做出了一大批成品。
唐建軍又帶著秦奮鬥推銷,按唐建軍的建議,單位先期全部免費送,請大家試吃,覺得味道行的話等開業後可以下訂單。
首先就是各大單位和國營廠子的食堂,然後是學校。
這時候唐建軍這兩年維護的關係就體現價值了,他提著樣品上門,各大領導笑呵呵讓他放進食堂,還開玩笑說白來的油辣椒誰會嫌棄。
如果沒這兩年維護起來的關係,你白給也要歷經波折,完了還不一定放的進去,而該花的錢一定不比他維關係用得少,這真他媽諷刺。
當然,這裡面也有書記和市長在非正式場合無意不中提過他產品的功勞。
後面是各大超市,商店,這些地方是鋪貨,給個地方讓他擺幾瓶,按4塊錢一瓶賣,他只要3塊本錢,老闆賣多少就看緣分了。
唐建軍定的市場售價為4塊錢一瓶,出貨價3塊一瓶,一瓶的總成本為2塊,每瓶的純利潤1塊錢,算下來利潤可觀,大有可為。
最開始很多老闆不願意,但唐建軍隨機開啟一瓶給大家嘗,吃過的老闆都覺得不錯,就接受了他的鋪貨。
唐建軍又給黃萬福發了500瓶,請他給工地上的工人們試試,工地可是大客戶,唐建軍怎麼可能放過。
給石文雍和肖國棟各發了500瓶,他們長期跑船在水面漂著,對這種佐餐食品需求量也不小。
給大姐夫發了300瓶,請他幫忙往各大酒廠食堂銷,酒都的酒廠工人不少,這玩意肯定有很大的市場。
還給瓊島漁船幫的扛把子高起強發了200瓶過去,他們長期在海上飄著,有口味道濃郁的辣椒拌飯或煮魚,美滴很。
連林城上學的唐建設都發過去200瓶,喊他請同學吃,這年代的苦哈哈大學生比後世多多了。
很多學生一學期每天都就著鹹菜加饅頭,還是一天兩頓,唐建軍想著他們吃辣椒醬夾饅頭不比鹹菜強?
買一瓶節約點能吃兩週。
同時還讓渝城的石晶晶和酒都的大姐也在本地推銷,唐建軍按賣出一瓶5毛的利潤分給她倆,簡易版經銷商出來了。
而石文雍和肖國棟更是透過自己的關係,讓唐建軍的十幾種辣椒醬推銷進了渝城上檔次的飯店和各種綜合超市以及官方和大學食堂,小賣部。
為此,唐建軍還加班加點的趕了幾天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