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姑跟倆小傢伙咿咿呀呀,哦哦啊啊各自說著只有自己才明白意思的頂級嬰語,唐媽媽和小梅在做飯,唐老爹還在公司沒回來。
唐建軍在沙發上翻著報紙。
赤城日報,晚報,都市報,商報等官媒都在頭版刊登紅滿坡的訊息。
幾家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各自挑選一個點大書特書,點都不重複。
比如日報就全文刊登了他“以辣會友,誠邀四方賓客”的開業致辭,重點報道唐建軍是有擔當,有情懷,有格局,有氣魄的四有企業家,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晚報登的是他對車間衛生的嚴格要求,對一線工人的照顧,除了好待遇還有職工之家這些休閒文娛的場所外,連免費供應的工作餐都是四菜一湯,還特意給那鍋西紅柿雞蛋湯拍了個特寫,大塊大塊的雞蛋飄在油汪汪的湯裡浮溜浮溜的,點綴著綠油油的蔥花,讓人光看就口舌生津。
說他是一個有良心,有遠見,有追求的商人,希望社會多支援這種企業。
商報的報道更像是招工資訊,頭版大篇幅報道了紅滿坡的薪酬體系和獎勵制度,還點了一句:“想打工?兩口子都上紅滿坡,苦幹實幹一年半,二層磚房不是夢。”
看得唐建軍哭笑不得。
都市報主要對他的企業文化和先進的管理體系以及人文關懷進行了報道。
特別是那佔據半張篇幅的三行狂草特寫,蒼勁有力,可是這攝影師為啥要把前臺的馮莎莎拍上去。
還別說,溫文爾雅,落落大方抿嘴微笑的馮莎莎上鏡還怪好看嘞。
唐建軍想著乾脆把她培養成解說員得了。
看著報不知不覺6點過,晚間新聞開始了。
在這個缺乏娛樂專案的年代,新聞,廣告這些都是當成正片來看的,那是一天也不能錯過。
唐老爹也回家了。
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新聞。
果然,播出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地方父母官趙乃榮出席民營企業開業典禮並發表講話。
鏡頭從大門到廣場到辦公樓頂那碩大的三個紅字,再拍了燈明瓦亮的大廳以及辦公樓裡的各種牆上氛圍。
最後鏡頭一轉到了車間,那流水線生產的辣椒醬,那穿得比醫生還像醫生的工人,那一塵不染的車間,那一顆顆看得見的牛肉粒,豬肉顆,無不宣告著這是一個有實力,有品質,有底氣的大廠,主打一箇中心思想——產品信得過。
唐老爹唐媽媽和姑姑邊看邊驚呼。
魏小梅眼裡只有對各種場合應對得體,帥氣逼人的狗男人,滿眼都是愛意。
連大毛都指著電視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疑問,一會問他們家的廠為啥能裝電視裡?
一會又問為啥爸爸進電視不把自己帶上?
一會又說令狐阿姨真好看,只比媽媽差一點點了,聽得小梅樂滋滋的。
全家人都在高興,在激動,只有唐建軍滿臉黑線。
他孃的,這個攝像師像是有那個大病,把鏡頭固定在自己在車間裡和趙書記交談的場景上,從側面拍的。
看上去像自己臉上長出了十幾支話筒似的。
這時候沙發邊几上的電話鈴響了。
唐建軍剛喂了一聲,電話裡起了秦奮鬥激動的聲音。
“哥哥哥,你看了沒,你上電視了,咱們公司上電視了,你快看。”
唐建軍正鬱悶呢,沒好氣的道:“咯咯咯,你下蛋了啊。”
“你又是陪吃喝又是招呼睡覺的招待那幫記者嗎,咱們上新聞不是註定的事?值得你大驚小怪。”說完掛了,隱約聽到那邊還有歡呼聲。
晚間新聞放了10多分鐘他們公司才轉移話題。
一大家人去了桌上邊吃邊看電視,不過大家的心思都沒有節目上,紛紛激動地討論著紅滿坡的新聞,除了唐建軍。
吃過飯,姑姑就在家歇了。
唐媽媽和姑姑洗碗,唐老爹準備給大毛洗澡。
誰知道這傢伙不,說吃了飯歇半個小時後還要去跑幾圈,完了他錘叔給他洗藥香浴。
唐建軍也沒覺得鐵錘一未出閣的大姑娘給自己6歲多的兒子洗澡有什麼不妥,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防不防的。
一到夏天,十來歲的男男女女在河裡玩水,男孩清一色光屁股甩著小家雀,女孩都是短褲褂子,家長坐在水邊,毫不在意的吹牛聊天。
唐建軍也沒在管這倆。
放好水準備給大閨女和小么兒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