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之中,宇宙飛船和修煉者的實力相似,由於其材料、防禦能力、攻擊手段以及飛行速度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存在差異,因此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
而維度集團在大西洋海底所發現的這個新遺蹟,正是一艘標準的四級宇宙飛船。
受到大宇宙規則的限制,所有事物在飛行時的極限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至今無一例外,宛如天塹。
這就是物理學的基本原理——質能等價公式e=c2所帶來的限制。
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其質量將會變得無窮大,而推動它所需的能量也會趨近於無窮大。
因此,哪怕是想讓一粒微塵達到光速,依舊需要耗費無盡的能源,這個數值無疑是天文學中的一個巨大數字。
不僅如此,隨著速度逐漸逼近光速,所需的能量和推進系統的製造難度都會以指數級的方式增加。
而且,即使我們能夠研發出接近光速的技術,實現星際旅行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因為宇宙中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即使是最快的光速,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穿越這些漫長的距離。
以地球為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距離我們大約43光年。
也就是說,即使使用光速飛船,也需要43年的時間才能抵達那裡。
這樣的旅程對於人類來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將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相鄰的恆星系如此,再想想直徑達到十來萬光年的銀河系,就基本沒戲了。
而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更是有900多億光年之巨,兩個文明想要相遇基本無望。
如此遙遠的距離,如果沒有遠超光速的速度,即使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文明種族,彼此之間也很難有交流。
哪怕修為已經達到飛天級的龍潛,壽命也不過萬載,而從太陽到銀河系中心則需要二點六萬年,一旦開啟旅程,則必定會死在路上。
更別說那些距離地球數萬光年、數百萬光年甚至數億光年之外的星系了。
因此,各大文明種族若想在浩瀚宇宙中互相交流,憑藉光速飛行顯然很是不切實際。
於是,關於超光速飛行器的研究,就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經過無數年的努力,各大文明種族卻始終未能突破光速這個極限。
光速,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高山,無論他們如何嘗試,都無法跨越這道鴻溝。
儘管如此,人們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開始尋找其他途徑來實現星際旅行。
既然光速不可超越是大宇宙的鐵律,那麼人們就不再與宇宙本身的規則對抗,而是透過其他方式來達到目標。
實際上,即使以當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我們已經能夠發現空間的相關規律,並知道空間並非均勻分佈。
那些遠比人類先進的宇宙文明和種族,自然對這些規律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
根據這個原理,可以曲速飛行的飛船被研究了出來。
所謂曲速飛行,便是將空間摺疊起來,然後利用能量開啟一個通道穿越過去,這樣一來就可以跨越遙遠的距離,到達目的地。
曲速飛船並不是沿著人類感官中的直線前進,而是穿梭在空間褶皺當中,尋找兩點之間最近的一條路。
這就像是將一張紙對摺後,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距離就會大大縮短。
透過這種方法,在飛船沒有超越光速的情況下,人們讓飛船達到了超光速行駛的效果。
這種技術不僅需要強大的能源支援,還需要對空間結構有深入的瞭解和掌握。
按照宇宙中各大文明種族對於宇宙飛船的分級標準,如果一艘宇宙飛船無法實現光速飛行,那麼它就會被歸類為不入流的等級。
也就是說,只有能夠達到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才可以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宇宙飛船。
通常情況下,四級以下級別的宇宙飛船都會採用曲率引擎技術來驅動飛船前進。
這種技術可以將飛船加速至最高 365 倍光速的速度,但想要超越這個速度,僅憑曲率引擎技術已經無能為力了。
因為宇宙空間的扭曲褶皺存在著一個極限,而 365 倍光速正是這個極限。
然而,宇宙中的各大文明種族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們繼續在空間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並取得了新的突破。
透過不斷地嘗試和實踐,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從側面繞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