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傳統的門派中,制度是遠比獨立的個人重要的2傳統影響下的人只是跟著前人的模式走罷了。

如何方可使傳統的門派,所謂的家,制度趨於靈活變化之境?傳統中也只是靜態、固定、僵化的,或許也可指出路來,但那路是有限的,絕不能趨靈活變化之境。

真理是與敵人的關係,不止地移動,靈活變化,而非靜態的。

真理是無途可至的,真理是變化靈活的,因而是不斷地改變的。

真理並無休止之境,無形,無固定組織,無哲理可言。一旦你見之,你當會知道靈活變化之物亦是何以是為你。由靜態的、人為的形式,固定的動作是絕無法表達靈活變化的自我的。

傳統的形式只可能遲鈍你的創造力,凍結你的自由感性。你不再是你自己,而只是一無知性地照著做罷了。

正如金黃葉子可一似金幣般地哄騙哭泣的孩童般,所謂的絕招、秘笈也不過顯示了武術家的無知罷了。

切勿有排拒或選擇的心靈。無故意之心靈即無適當之思相

盲目地接受,拒絕與承認只有阻礙瞭解。使心靈以感性入他人之力。則方有真溝通之可能。欲有相互的瞭解,必至此狀態——無選擇的知性,無同意無不同意。最重要的勿先下結論,才開始。

由門派形式的順應一致中瞭解自由之真義,由深入觀察你平日所演練的以至自由的自我。切勿非難或同意,只是觀察即可。

一旦你不再受到影響,摒絕傳統反應的拘束,此使你方會知知性為何,能新鮮整體地視物。

知性是無選擇可言,無所欲求,無所焦慮的;在此種心態下,方有知覺洞悉力的產生。洞悉力方可解決所用的問題。

瞭解需要的洞悉力並非短時間的,而是連續的知覺,連續無止境的探討狀態。

欲瞭解搏擊,必以極簡捷直接之方式為之。

瞭解的產生是經由感覺的,在某一瞬間由關係的明鏡前映出。

瞭解自己之生系經由關係之過程而生,而絕非孤立狀態下可生的。

欲瞭解自己必是由與別人接觸後方反求諸己。

徒欲心靈的努力則反將侷限了心靈,因努力可謂心靈朝內目標的掙扎;而一旦你有了目標、目的,——可見的終點,你便是將心靈侷限於那。

倘今夜我看到一全然簇新的事物,而這事物為我之經驗所感覺,明日若仍想重溫下此種感覺,其中樂趣,則此種經驗將會變得麻木無甚知覺。真實的也惟有在當時可見罷了,真理是沒有明日可謂的。

當我們深入研究問題時,必會發覺真理之所在,而問題是水不會與答案相離的。問題中會隱含了答案——瞭解問題亦同時解決了問題。

以未嘗分割破碎的知覺觀察何者為是。

真的如是是無偏頗的思想;是無法以思想、觀念來穎悟的。

倘欲思想便非可謂之自由——所有的思想皆是侷限的;而絕非整體。思想只是記憶的反應,而記憶經常只是侷限於一部份的。因為記憶只是經驗的結果。因此,思想只是心靈由經驗所生的作用。

知心何以空,何以靜;以空靈之心,無形、無法來面對敵人。

初始的心原本是無活動的;而道是需無思以行的。

內視自己系深知自己之原本天性並非可創的。

能不役於外物,不為外物所敝,自會有鎮定、平靜生。能靜意即能無幻念,能無如是之妄念。

並無思,只有如是——何者是。如是並不移,然其動與效即是無止盡的。

“契機”是無所謂昨日、明日的。亦非思想之結果,因而自亦非時間之謂。

一旦有段時間生命受到威脅無法不為防衛自己努力時,你能說“先等我擺好架勢,拳置腰際,再打好嗎?”生命於危急時,你能乃拘泥於你所學的派別打法嗎?還是隨機應變?

中國的武術系經過三幹多年的演變與流傳的武術。

為何一個人非得依賴這三千多年的傳統,他們可能告訴你什麼是“柔”,什麼是“穩”,但是真正用到時呢?他們的理想、原理惟有引向偽善之途罷了。

由於不欲受侵擾,而求穩定的心理,人們開始建立行動、思想的模式、規範,久之,即變為此模式之奴,以此不實之模式為真了。

求某種動作的模式、規範使得參與者得以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在拳擊或籃球等運動中或是可行的。然截拳道則否,截拳道之精神端在自由之精義,是不該為任何模式所拘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