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僅是個大綱。

李小龍在拍《龍爭虎鬥》時,跟導演高洛斯曾談及過《死亡遊戲》,李小龍死後,高洛斯組織人撰寫劇本。幾經周折,由華納公司出品、高洛斯執導的《死亡遊戲》於1978年推出。但在這部片中,李小龍的許多意念已消失殆盡,男主角的功夫比李小龍要相形見拙得多,其他高手的功夫亦不倫不類。中國功夫片的特色蕩然不存。

《死亡遊戲》的近二十分鐘原裝膠片在嘉禾公司,嘉禾補拍了其他鏡頭,併力圖將兩種鏡頭有機地銜接起來,由吳思遠執導。拍中國功夫片,嘉禾的條件及經驗比華納要成熟優越得多。但拍出的樣片,仍不盡原意。李小龍的編、導、演方式,既不是好萊塢的,更不是香港的,而是屬於他個人的那一套。

李小龍的作用和地位,是無人可替代的。他的死,帶來的遺憾,又豈止《死亡遊戲》?

李小龍生命的火花熄滅了,但他的電影仍大放異彩,愈來愈為世界電影觀眾所接受、所喜受。他成了真正的世界性電影明星,不少國家的影迷及影評家稱他為東方的功夫影帝。

李小龍的從影生涯僅兩年,僅拍了四部半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及《死亡遊戲》。時間之短,作品之少,令人扼腕唏噓。

然而,他卻憑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少的作品,放射出耀眼的光輝。時逾二十餘年,仍不見黯然失色。這在中外電影史上,實屬少見。

誠然,由於李小龍的早逝,使他避免了走紅明星“當紅容易長青難”的難題。靠紅顏取勝的女星怕老,憑體力及武功立足的男星同樣怕老。曾幾何時,早期的功夫影星胡金銓以其曼妙的舞(武)姿,征服了多少影迷的心,而在近作《陰陽法王》中,卻給觀眾帶來英雄白頭、大師老矣的惋嘆。

李小龍已離世二十餘載,任何關於他能否“長青不老”的討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