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章 逃亡計劃

姜毅這麼做,其實是預設祝平炎已經死定了,從而放棄營救祝平炎。

這在別的組織裡肯定算不上什麼正面履歷。

但是祝平炎不在乎這些,他認可姜毅的判斷,別說現在結局是好的,即便當時他沒有積分,真的死在了武館的包圍中,他也希望姜毅能把李梔就出去,也算是止損了。

-

之後就是討論具體如何逃走,什麼時候走,走之前要做什麼準備,走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可能遇到什麼樣的敵人,分別應該怎樣應對,如果出現計劃外的突發事件,要怎麼儘量避險,等等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彙報,姜毅已經把一切計劃好了,現在只是一股腦灌給祝平炎而已,祝平炎很少能提出修改意見,提出也會被否定,因為他提的意見往往都是思慮不周全的。

畢竟在這段時間裡,姜毅和一百多個地網商議了無數次,不至於絕對完美無缺,但怎麼也不是祝平炎過來瞅一眼就能修改的。

祝平炎的個人能力比四年前那是提高了無數倍,但想要一個人超過一百個人,其中還包括姜毅這樣千挑萬選的精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過祝平炎在聽完整個計劃後,還是提出了意見,而且是顛覆性的意見。

“修改計劃,不要隱蔽了,光明正大過去。”

姜毅不解,但是他沒有說什麼,因為他知道祝平炎肯定會解釋清楚。

祝平炎指向那條水路:“分幾個人走這條路,暗中送李梔出去。”

姜毅終於明白了祝平炎的意圖,那條水路本來被發現的機率就不高,而當祝平炎高調在另一條路露面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被吸引過去。

畢竟說到底他們的敵人只有祝平炎一個,祝平炎打什麼主意都無所謂,一切都沒有殺掉祝平炎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水路就幾乎沒有危險了。

姜毅能明白祝平炎的想法,無非就是覺得發生戰鬥之後,李梔可能會遇到危險,所以刻意吸引火力,讓李梔可以安全離開。

但他還是不得不提醒:“我們的實力還沒達到這種程度,這太危險了。”

“所以具體情況還要商議,大方向是我們吸引火力,但是不能把大部隊都吸引過來,前段時間我聯絡了很多天驕幫手,完全可以和永安小隊正面對抗。”

聽到有幫手,姜毅才算認可這個方案,不過和最初的方案差異太大,需要重新商議。

主要是和地網商議,祝平炎只是旁聽,他的作用本來也只是給出大方向而已,具體的事情他不用做,也做不好。

地網一百多個人當然不可能都在這,再隱蔽的地方藏一百人,也沒那麼隱蔽了。

這裡只有十個小隊長,地網的一百人分散隱蔽在整個城市裡,不過互相保持著緊密溝通。

經過最初幾個小時的商討,基於祝平炎的基礎方向,終於得到了一個合理方案。

由於要為水路吸引火力,突圍的位置改變,綜合敵人的兵力分配,選擇了距離水路最遠,且突圍過程中敵人支援最少的地方。

即便是吸引火力,突圍還是突圍,不可能高調的等敵人過來,絕對實力上的差距太大了。

除非祝平炎能調一支軍隊過來,否則少數天驕只能對付永安小隊,對付大部隊還是不行。

不過會議並沒有結束,只是休整了半個小時,然後繼續商議這個方案是否有遺漏。

此時開始了一次投票,所有人給這個方案打分,然後根據打分,將地網分成兩批。

打分低的那一批將提出計劃缺陷,每個人必須提,絞盡腦汁也要想一個出來。

打分高的那批人就會針對缺陷討論,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缺陷,這個缺陷要怎麼解決。

如果實在無法解決,那就要所有人判斷,這個缺陷是否重要,如果任由其存在,對結果有什麼影響,和其他方案的缺陷相比,哪個方案最好。

其中有不少人給出的缺陷都沒有什麼意義,只有少數需要認真討論。

比如有人提出,敵人的數量雖然多,但是分佈在整個望東城,而且主要人力分佈在一些正常道路,所以理論上短時間內能到的支援沒多少。

他們即使高調出發,一路突圍出去,敵人的那些援兵也根本來不及趕來。

按照這個邏輯來說,即便祝平炎現身,也起不到吸引火力的目的,因為太遠的地方直接就會放棄往這邊趕,只有附近幾個地方會有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