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作為四大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和新崛起的諸子百家區域性強國天機聯合,算得上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但是華夏只同意合作,並不願意簽署共同防禦條約。
因為秦國對天機的針對太過明顯。
陸地上秦國一直支援天機周圍的國家,甚至開始針對天機部署地對地導彈。
海上也常年騷擾天機的南海群島,雖然不敢直接進攻,但是周圍兩個有海岸線的鄰國,都常年部署秦國海軍。
很明顯秦國是不打算放過天機的,而且從上一次戰爭來看,秦國對拿下天機有極大的決心。
阻礙秦國拿下天機的,只有另外三國。
可是另外三國本質上也不是團結一心,比如大漢和華夏就存在領土爭議,華夏和大唐也經常有海軍對峙,大唐和大漢對一些島國的爭端也一直沒有停止。
相較而言,這兩年秦國與三國的爭端反而較少。
以前秦國是海陸空三軍霸權,各國的爭端他都要插手。
如今秦國很明顯將戰略重點放在了諸子百家。
為此更是放棄了與大唐的海域之爭。
擁有世界上最強海軍,也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海洋強國的大唐,欣然接受了這筆交易。
於是大唐放棄在諸子百家控制權,終於結束了與秦國長達百年的海域之爭,徹底控制了國家周邊的所有海域。
而秦唐之間的和平,也讓大唐將重點放在華夏和大漢的海域爭執上。
華夏不清楚秦國為什麼對天機有這麼大的決心,即便他現在知道天機存在龍鱗塗層這種科技,也覺得這樣做並不值得。
但如今的國際局勢是很明顯的,未來幾年,大唐將要重點針對華夏和大漢。
所以華夏不願意和天機簽署共同防禦條約。
一旦秦國對天機動手,華夏不出手就是違約,但要是真為了天機和秦國打起來,大唐肯定會趁機在海域管理上進逼。
到時候華夏這個第四強國,要同時面對第一與第二的壓力,只能放棄一邊。
毫無意外,華夏不可能有秦國那樣的決心,只可能放棄天機,保住自己的海域。
所以秦國一旦動真格的,華夏就不敢履行條約,那麼簽署這個條約的唯一作用,也就只有嚇退秦國。
而華夏上層對事態的分析是,秦國不會被輕易嚇退,甚至即便華夏出兵,秦國也不會輕易後退。
所以和天機簽署共同防禦協定,最終只會讓華夏的國際信譽掃地,成為一個笑話。
與其如此,還不如在最開始就和天機劃清界限,到時候有餘力幫忙,可以再談條件插手,如果沒有餘力幫忙,直接放棄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華夏和秦國都得到了龍鱗塗層,而華夏這邊的價格實際上還更優惠一點,但是雙方發揮的作用卻不一樣。
秦國在對天機的問題上,表現出了異常強烈的態度。
而天機作為諸子百家的區域性強國,將直接影響整個諸子百家的生態,所以在這兩年,秦國和華夏以及大漢,都暗戳戳的透過一些效果較量過了。
龍鱗塗層在當時為秦國取得了巨大優勢。
現如今華夏也得到了龍鱗塗層,但它沒有秦國那樣的底氣,不敢在諸子百家貿然挑釁,更不敢與大唐直接交手。
這就導致龍鱗塗層雖然提高了華夏的戰力,卻沒能將戰鬥力輻射到國際影響力上。
所以面對秦國的步步緊逼,華夏實際上只能提供經濟上的援助。
所謂經濟援助,不是說華夏會無償給天機送錢,其實只是正常和天機做生意而已。
在國際關係上,有時候正常做生意就已經是幫助了。
天機與華夏的合作,保證了天機的經濟能正常發展,但是面對秦國步步緊逼的軍事威脅,天機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了。
即便不出現任何意外,起碼還需要十年時間,天機才能出現第一批高技術人才,產業鏈也才能完善,真正意義上成為世界第五大國。
現在的天機幾乎沒有多少戰鬥力,一旦與秦國開戰,要全靠祝平炎開掛。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無論祝平炎做的再好,也無法縮短這個過程。
對於一個人來說,十年或許足以逆襲,但是對於一個國家,能花五十年逆襲就已經是奇蹟了。
但現在祝平炎一點也不害怕秦國。
他甚至向秦國發出警告,如果秦國執意部署導彈,威脅天機的國家安全,天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