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獸的加入,讓祝軍最後一塊短板被補全,戰線一路向前推進,秦軍完全無法阻擋。
空軍還好一些,雖然一直有戰機被擊落,畢竟在正面戰上還是佔據優勢的。
陸軍則一退再退,最終退的完全喪失了鬥志,即便雷獸不出現,都不敢與祝軍久戰,沒有任何一個據點能守住。
如今祝軍推進最大的阻礙,已經不是秦國步兵了,而是後方的遠端火力,以及大量的地雷與無人機。
地雷造成的殺傷實際很小,但是非常耗費時間,無人機的殺傷效果倒是很好,可無人機的抵抗能力很軟。
祝軍前壓,秦軍就會後退,而一旦前線秦軍後退,其無人機部隊也得後退。
無人機是無人駕駛,可不是像機械蜘蛛這樣的人工智慧,背後是有士兵控制的。
當這些控制無人機計程車兵後退,無人機的覆蓋範圍也將後退。
所以無人機很強,它有很不錯的殺傷力,對敵方的威懾力也很高,但它無法取代步兵。
這就類似於古代的弓兵,在戰爭中的作用很大,但是再大它也無法取代前排的近戰兵。
更何況雷獸在把秦軍前線工事全都打崩以後,就不僅僅是在前線轉悠了,它擊穿陣線,直接突進到了秦軍後方。
除非前線遇到難以突破的阻礙,否則雷獸的作用已經轉變為破壞後勤和後方火力了。
脊針爬蟲慢悠悠的遁地速度追不上秦軍火炮,但是雷獸不一樣,它在陸地上的奔跑速度比炮兵快得多。
一旦己方無人機找到了炮兵的位置,雷獸就會從地下鑽出,筆直衝向炮兵。
張慎製造的雷獸,能在山地跑出每小時300千米的速度。
別說炮兵了,即便是人類製造的最快的越野交通工具,只要不會飛,就不可能逃得過它的追殺。
隨著秦軍炮兵不斷遭受重創,前線祝軍的壓力就更小了。
如果秦軍能像之前一樣源源不斷的派兵支援,憑藉秦國的體量,說不定能擋住祝軍。
然而另外三國不斷施壓,秦軍已經沒有支援了,敗局無法挽回。
祝平炎覺得打到這個地步,秦國肯定要談和了,總不能放棄整個諸子百家,把兵力全都調到天機來吧。
然而他依舊沒有等到秦國的和談訊息。
他不知道的是,秦國的內閣正在激烈爭論這場戰爭,而且真的有人想要放棄整個諸子百家,專心打下天機。
而讓秦國有這麼大決心的,並不是盟軍。
其實仗打到後面,已經沒有盟軍什麼事了,戰爭主力完全被替換成了秦軍,盟軍只是跟著打雜而已。
秦國想要的甚至不是天機。
天機如果有這麼大的價值,四大國早就有人動手了。
讓秦國下定決心要拿下天機的,恰好就是祝平炎。
或者說是祝平炎手裡的那些飛龍。
秦軍直到現在也沒見過飛龍,只以為是什麼先進的飛行器。
而無論是火焰飛龍還是閃電飛龍,它們的攻擊方式,對現如今的科技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不是說它們有多強大,單純從攻擊上看,飛龍的射程遠不如空空導彈。
重點是不可思議。
這感覺就像是光劍。
科技很高,然而實戰還不如一把衝鋒槍。
地球的科技樹再怎麼歪,也不可能出這種東西。
更何況是天機。
所以它不可能來自地球。
如果是外星科技,一切都解釋的通。
完全不具備製造戰鬥機能力的天機,如果突然有了最先進的戰鬥機,只可能是另外三國支援。
按照這個邏輯,如今天機有了超越現代科技的飛行器,往外星科技上想,也沒有什麼不合理的。
至於那些完全不合理的武器,如果來自另一條科技樹,當然也就合理了。
或者也有可能是天機的科學家沒有搞懂這些武器,導致使用錯誤。
比如原始人得到了一把槍,因為不會開槍,所以把它當錘子使用。
由於材料學的代差,即便把槍當錘子用,也比當時的武器要好得多,然而它不可能在射程上比得上標槍。
所以秦國有不少科學家猜測,也許天機如今的狀況,正是天機不會使用導致的。
況且不管怎麼說,即便沒有什麼外星人,這種技術本身也值得秦國的付出。
到後來秦國發現脊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