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不是遊戲,不是說打敗了了一個國家就能將其吞併,相反,靠武力推行的統一戰爭往往是最不穩定的。
不要說文化語言不同,即便是文化同源,語言互通,也幾乎不可能靠武力統一。
最近的例子就是希特勒,他打敗並且吞併了那麼多的國家,但其實沒有改變任何事情,除了帶來戰亂,毫無功績。
有人可能會覺得,那是因為他的思想有問題,極端到容不下他人,能力也不夠,最終被打敗了。
如果有人覺得,希特勒是因為失敗了,如果他成功的話,還是有機會的。
那說一個成功的,秦始皇靠武力統一六國,結果呢,秦二世而亡。
魏晉南北朝長期的動亂,由隋朝結束,最終隋朝也是二世而亡。
之後唐亡以後的五代十國中,可能有人會覺得宋朝活得夠久。
只可惜宋朝沒資格和秦、隋並列,它就是一割據政權而已,沒夠上大一統的標準。
真正結束唐末亂世的,只能往後推到蒙古。
如果說秦和隋的統一,還有文化基礎,可以為後世鋪墊,那蒙古就是典型的純粹靠武力統一。
龐大的蒙古帝國幾乎沒有生命力,轉瞬即逝,根據不同的文化分裂為好幾部分。
秦亡有漢,隋滅繼唐,文化統一是統一的基礎。
蒙古這樣的純武力統一,幾乎不可能有繼任者。
蒙古帝國分裂以後,便迎來了元朝一百年的統治。
而元朝便是大一統王朝的反面教材。
沒有自己的文化來替換漢文化,又不想被漢化,最終不倫不類,活了一百年還是外人。
如果祝平炎靠武力強行統一全球,那隻會成為一個大型的蒙古帝國。
天機沒有足夠的人才去維持這個世界的秩序,所以四大國即便被統一,內部政權也不會發生變更。
只等於是換個包裝而已。
祝平炎如果想要統一世界,就只有一種方法,以某種被支援的形式吞併掉四大國之一。
比如他用了某種方法,讓全秦國人民都支援他當秦國皇帝,而他又擁有幹掉秦國政府的武力,那他就能迅速吸收整個秦國。
之後以秦國為基礎,改造諸子百家,進而在秦國人的支援下征服世界。
只有這樣,才能締造一個真正互相融合的統一世界。
至於最後能不能融合成功,就誰也不知道了。
沒有人能超越自身的時代。
在全世界統一以前,沒有人能知道該怎麼治理這麼龐大的國家。
如何治國,是一個龐大且複雜的規則系統,這套規則不是一個人能創造出來的。
即便是數代哲人苦心孤詣的共產主義,最終也不過是空中樓閣。
它最多隻能成為思想指引。
如何治國,終歸要回到這個國家的歷史,尋找適合自己的出路。
即便是對舊規則提出顛覆性改造的,也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比如秦始皇結束分封制度,其實是在他那個時代,郡縣制已經足夠成熟,他才能拿來作為治國理念。
否則全靠自己的想象,架空制度來治國,最終只能成為王莽。
而現代中國的改革,實際上也是制度的融合,回顧歷史,借鑑別人,一點點往好的方向改。
一個國家的管理系統,靠想是想不出來的,無論再聰明也不行,只能是結合實際不斷改進。
最顛覆的情況,也只是在山河破碎的時候,發現別的國家有更先進的體系,直接拿過來用。
而不可能是我今天建立一個國家,我自己想一套完美無缺的治國方案,然後粗暴的替換上去。
在這種國家大事上,但凡能鑽一點漏洞,就能獲得巨大利益。
哪怕是一個人花一輩子編制的完美無缺的制度,被億萬人鑽來鑽去,最終也會漏洞百出。
所以如果真有機會建立一個國家,最好是繼承舊制度。
起碼在這方面,繼承秦國的制度,比繼承天機的制度要合理。
這還是能統一制度的情況下,要是像天機這種人才短缺的情況,只能用當地人,連制度都很難統一。
即便是戰鬥力夠強,強行以武力統一,最終只能得到一個互相排斥的縫合怪。
這種統一完全算不上功績。
把戰火燒遍整個世界,最終卻什麼都沒有改變,依舊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