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他們不用參戰就行,而且南星侯的勝率確實更高,他們當然沒有意見。
現在他們要參戰,就得考慮投入值不值得。
萬一長時間沒能打贏祝平炎,那就會很尷尬。
放棄代表之前的投入全都血本無歸,可繼續打下去,獲得的利益未必能超過戰爭消耗。
之前他們會打過來,主要也是覺得祝平炎實在是一毛不拔,他們覺得不能這麼隨隨便便的讓祝平炎吞下林國。
現在祝平炎肯給東西,雖然是一百年分期付款吧,長長遠來看,也是能大賺一筆的。
於是這些國家都開始搖擺,兩個月以後,隨著第一個國家與祝平炎簽訂援助條約,正式承認祝平炎獲取林國的合法性,其他國家也紛紛倒過來。
同盟越少,他們想要攻打祝平炎,需要付出的代價就越大,所以就像是多米諾骨牌,只要有第一個,遲早會有第二個,之後所有人都會同意。
南星侯雖然憤怒,卻也不敢單獨進攻祝平炎,打算就這麼不了了之。
結果祝平炎出兵了。
之前祝平炎沒有信心脫離防禦塔,主動進攻南星,但是已經打過一仗之後,他更加清楚雙方的實力,覺得勝算還是很高的。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他了解南星,南星卻不瞭解他。
更何況他已經和南星打過一遍了。
雖然戰術都是士兵佈置的,但他這個離線的君主,總還是沒有混吃等死的,他當初也是時刻關注戰爭動向,哪裡吃過虧,哪裡有優勢,他清楚的很。
這一戰他給出的指揮,甚至比士兵更加專業——因為本就是在士兵指揮結果的基礎上改進。
不得不說,張慎的這個根據現實推演的幻境真有用,如果不是那麼操蛋的話,祝平炎都想再體驗一次了。
可惜幻境中突然插進來一個變態地仙,破壞了原有的局面。
幻境後半段,祝平炎的目標就是變強,程國已經被放棄了。
所以在打完南星之後,祝平炎就不再擁有這種預知未來的優勢了。
:()雷霆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