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侯其實也預料過會有這種現象,所以他不僅傳給高層,也在民間傳播。
民間也是有很多專家的,或者說那些專家本來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們也有自己的私人時間。
民間傳播的越廣,接觸到這件事的人就越多,引起官方重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可是沒想到祝平炎一句程國文旅歡迎您,然後火速上映了一部《黑暗之子》。
熱度是夠高了,可再也沒有人會認為這是真實存在的東西。
計劃雖然失敗了,但林侯覺得,自己做的很隱秘,應該沒有暴漏。
結果剛剛結束戰爭,本該修生養息的祝平炎,忽然就大軍壓境了。
林侯明白,終究還是暴露了,人類果然無法與這種不可理解的東西對抗。
紙面分析的話,剛剛經歷過內戰的程國,不可能打得贏林國。
但是知道真相的林侯很清楚,他不可能贏。
所以他只能求援,但是不知道祝平炎做了什麼,沒有任何人願意幫助他,甚至南星還要出兵幫祝平炎。
由於血絞的加入,林侯對局勢的判斷完全錯了。
血絞綁架了祝平炎,在林侯的視角中,是祝平炎主動訪問南星。
而之後,血絞為了防止祝平炎後續反悔,讓祝平炎首先宣佈了和南星的同盟,以及對林國宣戰。
這樣看起來,就像是祝平炎先宣戰,而南星隨後響應。
但實際上,南星已經為這場戰爭準備很多年了,血絞無法說服南星侯放棄,所以也以毒牙為假想敵,準備了很多年了。
林侯之所以孤立無援,不是因為祝平炎,而是南星多年的準備。
但有一點林侯倒是沒猜錯。
即便剛剛經歷過內戰,祝平炎也能打敗林侯,這一戰他沒有任何勝算。
當他將希望寄託在毒牙身上,想要讓毒牙暗殺祝平炎的時候,毒牙卻拒絕了他。
他這時候才知道,毒牙和祝平炎也是盟友。
雖然毒牙告訴他,他們會同祝平炎協商解決這件事,祝軍不會打過來。
但他並不相信。
在他眼裡,毒牙只是一個暗殺組織而已,如果能暗殺祝平炎倒還好說,如果不能,那就根本沒法左右這種大戰。
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中,也的確都是如此。
無論是毒牙血絞還是赤鱗長舌,都無力阻止國家層面的戰爭。
他們就像是一個影子,可以告訴身體不要往前走,前面有危險。
但如果身體決定邁步,他們也只能跟隨。
就像程國和林國,都是在毒牙手裡,本來也是盟國,然而同盟決裂,兩國頻繁交戰,毒牙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讓林侯怎麼可能相信毒牙的承諾呢。
而事實上,毒牙的承諾也確實沒見任何成效,祝軍集結完畢,已經兵臨城下。
所以他只有三個選擇。
被打敗後被迫投降;找盟友援助,迫使祝軍退兵;或者主動投降。
被迫投降是最糟糕的情況,他的家族會被清剿,而他本人也會丟掉性命。
更別說他的對手還不是人類,鬼知道會有什麼恐怖手段等著他,戰敗後能被正常處刑,或許都算是幸運。
而第二個選擇,找盟友援助,是他最優先的選擇,但是失敗了。
不知道祝平炎動用了什麼手段,無論他許下什麼樣的利益,都沒有人肯援助他。
他當然不知道,其實是南星給周邊國家都分了好處。
林國的土地將會被他和祝平炎瓜分,但是經濟和技術儲備這些非實體的利益,則會給每一個吃瓜群眾分一口。
為了瓦解林國的盟友,南星已經佈局了很多年了。
如果林侯想要請來援兵,就得給出更大的利益。
比如讓出國土。
然而與他直接接壤的,只有南星和程國。
他手裡只有兩個郡,東郡富庶,而西郡貧瘠。
把靠近程國的西郡給南星,南星肯定不願意,但如果要把東郡給南星,那還不如直接投降南星,保持對東郡的控制權。
而投降南星之後,祝平炎會撤兵嗎?
有可能會,但如果祝平炎覺得自己能同時戰勝兩國,也許還會打下去。
而林侯內心是比較傾向於後一種情況的,而他甚至沒信心能贏。
他確實是想組建聯盟攻打祝平炎,但如果先鋒是他自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