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導彈那顆小小的彈頭裡面,還有一大半是制導裝置。
如果推進燃料決定導彈能否在射程儘可能遠的情況下追上戰鬥機,那制導裝置的作用,就是在爆炸之前,儘可能近的接近飛機。
制導裝置就眼睛,如果都找不到敵人,爆炸威力再強又能怎樣呢。
所以不可能為了提升爆炸威力,而犧牲制導系統。
那麼問題來了。
為了讓導彈質量更輕,要犧牲哪一部分呢?
肯定都會有所犧牲,不過最優先的就是戰鬥部。
也就是導彈中真正用於爆炸殺敵的部分,其中包括炸藥,引信,以及破片。
在能保證擊毀飛機的情況下,戰鬥部會被做的儘可能小。
相較於炸掉飛機,讓導彈接近飛機才是最困難的。
所以相比於其他導彈,空空彈道的戰鬥部做的極為袖珍,甚至可以將之想象成一顆高科技手雷。
對戰鬥機來說,這個殺傷力夠了,但是對於有龍鱗保護的飛龍,並不足以造成致命殺傷。
飛龍的脆弱只是相較於坦克和雷獸。
如果比較物件是皮薄餡大的戰鬥機,飛龍也算是結實耐操。
不過這條飛龍還是被炸得夠嗆,差點從天上掉下來。
因為正常的空戰中,導彈是不可能命中飛機的,一般都是接近後爆炸,靠破片擊落,甚至只是擊傷飛機。
但是這條飛龍被導彈直接懟臉上了。
雖然沒被直接炸死,但是翅膀多處受損,也不得不找個地方降落,等待救援。
這方面戰鬥機也完全沒法和飛龍比。
戰鬥機迫降非常挑環境,環境不好,比如碰到山地,那就直接暴斃。
環境好,有大面積平原,或者有開闊水面,也得看運氣。
運氣不好還是直接嘎,運氣好了,飛機大機率也得報廢,能讓飛行員活著,就已經是萬幸了。
飛龍則沒有這樣的困擾,你給它個塔尖,它都能降上去,哪怕是失誤了,摔得滿地打滾,送回龍谷養幾個月也就沒事了。
除非真就極速狀態下一頭懟山上,否則這群皮糙肉厚的傢伙,還真不可能因為降落被摔死。
現在這頭翅膀受傷的飛龍,就安穩的降落在樹林裡,它還能再起飛,不過飛行速度和靈活性都大大降低。
在很可能被盯上的情況下,這種狀態下起飛,可能又得被揍。
所以祝平炎命令它觀察天空,確認沒有敵機後,就先找地方隱蔽起來。
這邊祝平炎也立刻控制著閃電飛龍前去支援,隨後利用閃電飛龍的視力,看到了擊中飛龍的戰鬥機。
那明顯不是天機的三四手破飛機,更像是來自四大國。
而讓祝平炎不解的是,那飛機明明距離自己三十多公里,卻向他發射了導彈。
他本來還以為是被偷襲。
比如敵方飛機突然從雲層裡鑽出來,從後方接近飛龍,飛行員肉眼發現飛龍,而飛龍並沒有發現飛行員,從而導致被偷襲。
但現在看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三十多公里,飛行員用肉眼絕對無法看到這麼遠。
也就是說飛龍是真的被敵方雷達鎖定了?
這不可能啊。
如果是以前,四大國的飛機雷達先進,能發現飛龍,祝平炎不會感到驚訝。
但現在所有飛龍都金液洗臉,龍鱗升級,幾乎完全免疫了雷達的探測。
即便是地面雷達,都得在很近的距離,才能發現飛龍。
四大國的機載雷達比天機的機載雷達先進,這很合理。
要說四大國的機載雷達,比天機的地面雷達還強,這就太誇張了。
容不得多想,祝平炎一道閃電摧毀了那顆空空導彈,隨後便加速前衝,逼近那架飛機。
那架飛機又發射了兩顆導彈,但都在飛龍幾公里外,被閃電摧毀。
由於距離太遠,對方看不見飛龍,也看不見閃電,所以只以為這三發導彈是被敵機的防禦系統攔截。
連續三發導彈都被攔截,雖然不知道敵方為什麼一直沒有發射導彈,但他知道雙方的巨大差距。
破不了防,這還打個雞毛啊。
溜了溜了。
祝平炎倒是想發射導彈,但是根本就沒有導彈。
閃電吐息的距離也不夠。
敵機逃走之後,他倒是也想追上去滅口,結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