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館對面的樓裡,有用長焦鏡頭觀察戰場的偵察兵,從高處將雙方的陣型看的一清二楚,然後傳到了余天材的平板電腦上。
余天材這邊的陣型是一個大矩形和一個小矩形,大矩形是正面部隊,小矩形是機動部隊,也就是常說的前軍與後軍。
祝平炎這邊的陣型卻是一個梯形。
梯形陣,也就是斜陣,在古代很常見,放空左路,集中兵力突破右路,儘快把敵人的陣線衝開,切入敵軍內部。
但那是古代。
在古代,兩軍開戰,一眼望過去都是人,很難發現敵軍後方的部署,所以可以放空一路,在其他路建立人數優勢。
現代戰爭相比於古代,優勢可不僅僅是熱武器,就算只用冷兵器,現代士兵憑藉資訊優勢也可以完勝古代士兵。
在位於高樓上的長焦鏡頭下,斜陣完全沒有意義,或者說任何戰前佈置的詭異陣型都沒有意義,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雷霆會並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大規模戰鬥,所以余天材才會透過這種方式與祝平炎決戰。
現在看來,指揮這種大規模戰鬥,祝平炎也只是胡亂套用古代兵法,紙上談兵而已。
余天材並沒有因為發現對方的陣型漏洞,就立刻調整自家陣型,而依舊保持著中規中矩的陣型前進。
因為他不會犯和祝平炎相同的錯誤。
他這邊有人在樓上偵查,祝平炎那邊也有,而且這個人就是祝平炎自己,這傢伙坐在大門的門樓上拿著對講機指揮戰鬥。
如果余天材此時擺出明顯的針對陣型,祝平炎就會立刻發現自己的錯誤。
雖然不知道雷霆會的人,有沒有迅速變陣的能力。
余天材不打算給他改正的機會。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余天材的人開始衝鋒,祝平炎這邊也不得不衝鋒,否則靜態的陣型很難抵擋對方的衝鋒。
但是余天材那邊顯然更整齊一些,衝鋒過程中陣型絲毫不亂,反倒是作戰部在衝鋒後陣型有些變形,不過並沒有太大影響。
兩邊的排頭兵舉著盾牌衝撞在一起,當雙方都在撞擊後穩定下來,立刻開始尋找對方陣線的突破口。
兩邊的陣型都很完整,並沒有因為這一次衝撞而出現缺口。
沒撞出缺口,那就只能殺出缺口了。
-
對於大多數幫派間的戰鬥,砍刀都是使用最多的武器,然而像這種早有準備的軍陣對壘,砍刀的作用卻微乎其微。
對於無內襯,或者內襯薄鋼片的防刺服,砍刀也許能大力出奇跡。
然而雙方排頭兵都是內襯整塊鋼板,用砍刀砍鋼板,這已經超過人類的極限了。
如果是打這種雙方都有所準備的陣線戰,排頭兵們需要裝備一些更容易破甲的武器,比如釘錘,斧子,或者特製的小榔頭。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這類武器都非常沉重,其實並非如此。
都是人類使用的兵器,重量不會有太多差別,單手武器一個重量,雙手武器一個重量,長杆武器一個重量,同一個類別的武器,重量不會差太多。
錘比刀輕都正常。
真正讓這些武器笨重的,不是重量,而是重心。
這類武器為了破甲,重心靠前,雖然整體重量與刀劍差不太多,卻比刀劍笨重得多,主打一個勢大力沉,有去無返。
在無甲戰鬥中,如果力量不比對面高一個層級,用這種武器完全就是找虐。
不過要是力量能碾壓,也用不到這類武器,可以嘗試一下後現代鋼鞭——螺紋鋼。
對於大部分正常人類,無甲使用刀劍,有甲使用斧錘,這才是單手武器的最優配置。
而且和盔甲不同,這類破甲武器價格非常便宜,不管能不能用到,家裡備上一些也無妨。
像這種明知道對方著甲的戰鬥,雷霆會的前排兵當然都裝備了這些武器。
此時各種破甲武器向著對面招呼,大部分被對面的盾牌格擋。
也有人從側面繞過盾牌,能造成些傷害,不過效果也不明顯。
這個角度只能打到胳臂,而且由於空間限制,揮擊幅度小,力度也小很多,很難一次攻擊就穿甲,或者打折手臂。
還有一部分從上方繞過盾牌,砍在對方的腦袋上。
因為帶著頭盔,這裡反而成了最堅硬的地方,同樣因為揮砍角度問題,只能在上面留個印子。
不過這總算能造成明顯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