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鐮和其他人不同,他的準確度不僅僅是能打中人,挑了一塊比較規整的石頭,準確的打中了抓住鋼板而漏出來的手指。
那人手指被打斷,慘叫著丟下了鋼板,然後就被一陣亂石砸翻下去。
一開始通背門的人還以為這只是巧合,但飛鐮連著打斷了四人的手指,剩下的人終於害怕了,鋼板也不能給他們安全感,紛紛退了回去。
沒過一會,他們又回來了,還是舉著鋼板,這次卻沒有露出手指。
鋼板上被焊了兩個把手。
見裡面的人終於無可奈何,在鋼板的掩護下,一輛輛裝滿泥土的小推車被推上來。
“他們想把這面也填平!”有人喊道。
祝平炎立刻組織人手去挖土,上面不停的往下倒,下面不停的挖,僵持了一個多小時,通背門的人終於意識到,他們很難用小推車把這面也填上。
很快渣土車就開了過來,想要開上土坡直接往牆裡倒土。
然而這臨時堆出來的土坡,能上人已經是極限了,完全禁不住渣土車的重量。
又折騰了幾個小時,通背門的人運來了一批碎石,同樣是上小推車,但是把倒土換成了倒石頭。
石頭比土更難清理,而且動作稍微慢些,就有可能被砸死,祝平炎只能放棄清理。
就在鋼板挪開露出小推車的一瞬間,飛鐮的石塊穿過空缺打中了推車的人,小推車帶著石塊掉進了院子裡,推車的人則掉下土坡。
於是再後來,小推車上也被焊了鋼板,雖然飛鐮偶爾還是能找到縫隙,打中一兩個人,但大局已定,很難逆轉了。
看著那越堆越高的石頭,每個人的心情都非常壓抑,不用祝平炎命令,一些人已經自發的趁著倒石塊的間隙,上去搬石頭。
但是對方可不僅僅能用小推車,看見有人上前搬石頭,牆上立刻有人往下扔石頭,祝平炎趕緊上前把那人救回來,沒有說什麼,只是衝他們搖了搖頭。
普通人搬石頭的速度很慢,容易被砸,如果他去搬的話,還是能成功的。
但這隻能拖延最終的決戰,並不能改變局勢,而他並不需要這樣的拖延,雷霆會的戰鬥力又不會越來越強。
與其做這些無謂的掙扎浪費體力,不如想想怎麼應對即將到來的決戰。
在祝平炎的示意下,所有人都放棄了繼續扔石頭,圍在一起討論如何應對這場兩百對兩千的決戰,只有飛鐮還在認真的瞄準,找到機會就打下一人。
祝平炎沒有阻止他,這和搬石頭這樣無謂的掙扎不同,飛鐮確實在殺傷敵人。
-
古代有什麼以少勝多的案例?鉅鹿之戰?赤壁之戰?鄢郢之戰?多不勝數啊。
赤壁之戰是火燒連船,無法復刻。
鉅鹿之戰,項羽以破釜沉舟之勢殺敵,境遇上倒是與如今的情況相似,但祝平炎的人可不如項羽手下的精銳,絕境可以激發勇氣,也可能製造逃兵。
而且鉅鹿之戰中,秦軍內部就有很多問題,政治上的動盪也影響到了軍隊的穩定,再加上項羽帶人截斷了章邯與王離之間的糧道,導致王離軍失去後勤補給。
秦軍內部有問題,通背門內部也有問題。
如果祝平炎沒有盲目自信的等待和解,而是利用地網在通背門內部做文章,趁著錢鴻德死去,張俊凱決策失誤大敗,說不定能瓦解通背門。
可惜時機已去,兵臨城下,再想從這方面入手,已經來不及了。
至於截斷糧道,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透過斷後勤完成的,但這雖然已經達到了兩千人的規模,卻不是真正的戰爭,一天之內就會結束,哪來的糧道可以截。
糧道……後勤……沒有糧道,但是有後勤啊!那些鐵板,小推車,碎石,都需要有人運過來。
祝平炎從其他地方翻身上牆,看見停在人群中的幾輛大車之後,卻不由的一聲嘆息。
現在的運輸能力,豈是古代能比的,這一點點東西,根本不需要再運輸,這時候已經不是後勤了,“糧草”已經運到軍營裡了。
歷史上有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但要因此覺得以少勝多很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
五千年的歷史中,發生過的戰役如同九牛之毛,以少勝多的案例,不過是其中一毛。
只不過以多勝少是常態,不被人重視,一百次以多勝少的戰鬥,也不如一次以少勝多更加耀眼。
若是把歷史書寫在一頁紙上,以多勝少為白色,以少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