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解解饞。
不過,白亦挑選菜,還是比不過那些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太婆,她們才會真正的會挑菜啊!
哪怕是她們沒吃過的異地菜,一聞就知道好不好吃,可神奇了。
對於沒有農藥味道的產品,白亦最多透過聞土壤的味道來判斷,當地種植的食材是否安全。
無法判斷的,還是需要拿去檢測機構檢測土壤的。
她們可以不一樣,一眼過去就知道好不好,看不上的直接忽略,碰上好貨,跟鑑定古董似的翻來翻去。
專門挑歪瓜裂棗賣相不咋地的貨。
在她們眼裡,那些賣相不咋地的貨跟街上罕見的美女一樣,總是在那麼多的菜肉檔口中,挑選出長相突出的食材出來。
反倒是那些長相統一、賣相極佳的貨,跟見了路人一樣,不入她們的眼。
她們有她們那一代的辨別手段,不好學。
好在,唐若心的養母,這方面傳授了不少經驗給白亦,進貨時候基本很少拿到滯銷的蔬菜。
比王生財還要厲害。
買菜必買蟲子咬過的菜,蟲子都不吃,能有多好吃?
這是秘籍之一……
雖然唐若心的養母每月只有一百多塊的養老金,可是買肉買菜,一定要挑選好的,看不上的,白給都不要。
吃的方面,絕對不含糊。
雖然她每月租金收入有七八千塊,但是還要在自家的自留地上,種種菜。
自己種的菜放心,老人都那麼想。
吃不完的還要拿去賣,光賣菜一天收入也有七八十塊收入。
後來,雞鴨不讓養了,菜地也被工業園汙染了,生態失去了平衡,種出的菜也不怎麼好吃了,但是,還是堅持去賣。
因為,菜貴了,每天賣幾個小時,就有三百多的收入。
當然,是很辛苦,如果折算勞動力成本的話,請人幹肯定是虧本的。
老人就這樣,喜歡省錢,即使她那個村子每人每年分紅七八萬,也要每天去幹活,賺那點兒辛苦錢。
好在身子好,沒在醫院躺過,唐若心也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