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獸玄武的憤怒,東夏大陸迎來了一場災難。
望仙城南北方圓兩萬裡附近,兩支修士隊伍終於和海族正式交手。
這次已經不是彼此之間互相試探,而是真正的生死存亡戰爭,伴隨著戰爭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元嬰境修士成為了這場戰爭的主力,而傷亡慘重的金丹境修士,漸漸淡出了這場戰爭的舞臺,連做炮灰的資格也消失掉了。
相較於人類修士而言,海族的損失更為嚴重,普通的十四、五級海怪幾乎消亡殆盡,好在海域面積廣闊,海族的種群數量又多,及時填補了戰爭消耗的空缺。
隨著戰場不斷向大陸推進,海族漸漸遠離了海域,海怪的劣勢和缺點逐漸顯現出來,它們在空氣中根本不能吸收靈氣,只能依靠強大的肉體與人類修士廝殺,時間一長,海怪們的靈力體力耗盡,直接慘死在人類修士的屠刀下。
就在人類修士發覺這一點,感覺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時,突然,海族內再次湧現出大量的更高階海怪,它們清一色幾乎都是真一級的海怪,就連真二級的蝦兵蟹將也不在少數,偶爾還有幾隻真三級海怪露頭。
以陸地作為交戰陣地,儘管海怪的實力大大折扣,但以真二級海怪斬殺元嬰修士,還是綽綽有餘,一時之間,雙方的戰爭再次陷入膠著狀態。
隨著戰爭進入拉鋸戰、對峙戰,海怪內部出現了劇變。
一部分體型龐大的海怪,在戰場中每當體力耗盡時,直接掠殺吞食其他的低等級海怪,讓虧空的體力和靈力迅速得到補充,保證戰線的不斷推進,這一情況的出現,讓海怪的數量急速下降,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海怪慘死在同類的口中。
海族這種以數量換取質量的做法,看似低端和蠢笨,但最後的結果卻是,海族的數量儘管減少了,但是更強悍、兇殘、高階的海怪出現了,人類修士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另外一少部分的海怪,身體機能開始發生突變,它們慢慢適應了陸地的環境和氣候,嘗試在空氣中吸收靈氣,並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甚至,有些海怪學會了用節肢走路,還有的海怪下腹的雙鰭,慢慢演變成可以行走的雙足。
面對海怪內部出現的這些變化,人類修士束手無策,一時傷亡慘重。
戰場迅速向大陸推進了十萬裡,而此時的望仙城也成了海族的後花園。
戰爭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望仙城附近三十萬裡境內,再無普通人類的蹤跡,普通人類的活動範圍,已經從海岸線退至內陸五十萬裡。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人類修士和海族發生戰爭之時,在燕趙王朝境內持續了五年的獸潮,開始逐漸向其他王朝蔓延,並有繼續擴大的跡象。
一時之間,無論是生活在內陸的普通人類,還是處於戰爭前線的人類修士,都遭到了悲慘的屠戮,東夏大陸迎來了人類的滅頂之災。
身為崑崙虛派出的四族代表,除了接連向崑崙虛發出三道求救訊號外,這四位經過協商決定,各自負責向東、南、西、北方位,全力督促、監管該轄區內的所有隱藏修士,化形的妖獸、山精樹怪等一切事務。
與此同時,崑崙虛接到求救訊號後,馬上召開四族碰頭會議。
一炷香過後,一道道刺眼光芒包裹著傳音玉簡,從崑崙虛上空升起,急速朝整個東夏大陸各地而去。
隨著,傳音玉簡的離去,僅片刻功夫,崑崙虛上空再次出現了一道道身影。
有身穿不同年代道袍的人類修士,有光頭禿頂面容莊嚴的和尚,有身穿黃袍和鎧甲的皇室貴族,還有普通裝扮的市井平民,也有肥頭大耳手拿算盤的商賈,還有一身青色長衫的儒生。
這些人類修士,儘管年齡、職業不同,相貌、性別有差異,穿戴更是稀奇古怪,但他們臉色都極為凝重,深邃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縷憂慮和擔心。
隨著人類修士隊伍擺好隊形後,崑崙虛內再次出現了三支隊伍。
有體型像牛犢般大小,皮毛顏色各異,身後拖著九條巨型尾巴的狐族。
有身高約三丈,長著人類面孔,背後長著巨大翅膀,全身被羽毛覆蓋半人半獸的羽民族。
有類似丹頂鶴,全身披掛藍色羽毛,一隻足的畢方族。
每支隊伍中,大約有三百個左右的數量。
這四支隊伍,在空中略一停頓,彼此領隊互相望了一眼。
然後,帶領著自己的隊伍,急速朝著大陸東部飛去。
大約半盞茶後,崑崙虛內再次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