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嗎?”
“活了,活了。”楊冰苦笑著答。
“爹爹好厲害,是爹爹找的大夫把妹妹救活的嗎?”
楊菀之的話倒是叫楊冰心裡咯噔一下。
產婆是附近村子裡的,這種村婦難免長舌,家裡的事肯定是瞞不住。萬一真有人追查到這個“死而復生”的嬰兒,他該如何解釋?進城出城甚至看大夫都是會留下記錄的。
他腦子突然一轉:“爹爹走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一跤,結果誰知道這一摔,妹妹居然咳出一口水來,哇地一下就活了。”
“爹爹好厲害!”
楊冰把楊菀之哄回房間,見小郡主餓了,又把夫人喊了起來,用同樣的說辭講了一通。齊氏畢竟不是三歲的楊菀之,自己生的孩子怎麼會認不出來?她到底是不信的,但想想外面的情況,心裡也猜到自家丈夫怕是見到哪家把養不活的小孩丟了,索性抱了回來,自己也就裝傻充愣,沒再問什麼,當親女兒養著了。
見妻子認下了孩子,楊冰回到書房開啟荷包,荷包裡的信物是一把翡翠長生鎖和一張紅紙,紅紙上用蠅頭小楷寫著幾個帶“溫”字的名字,想必是廣陵王夫婦為小郡主挑的,只是還沒敲定,就出了這檔事情。楊冰在這幾個名字中選了“溫平”二字,感覺和女兒菀之比較貼近。又過了一日聽聞廣陵王府遇刺、“小郡主”和嬤嬤被凍死城郊,楊冰便進城尋了戶曹為“小女兒”上了戶口,名叫楊溫平。
幸而,此後也無人來楊家尋楊溫平的麻煩,楊溫平在楊家無憂無慮地長大。
長生三年,齊氏因身體虧損,加之心病難愈,還是撒手去了,楊菀之作為長姐,代替母親悉心照顧著妹妹。楊菀之為人聰慧,三歲識字,五歲已學完鄉塾的開蒙課程。偏偏楊菀之不愛讀那些之乎者也,四書五經裡最愛的是一本《周易》,還有《禹貢》《水經注》《周禮》《木機要略》。她閒來無事就喜歡隨著楊冰往工地上跑,跟著楊冰一起做藍圖和燙樣,還跟著工地上的木匠學了一手好木工。七歲時楊菀之已經可以給楊溫平雕小兔子、做小板凳,還給楊溫平做可以開啟窗戶的小木屋,裡面放上楊菀之自己雕的小木人,叫學堂裡的孩子們都羨慕不已,甚至有那富商公子願意出十兩銀子買楊菀之做的小玩意兒。
-
可惜造化弄人,長生七年,楊冰在監工時被滾石砸傷,彌留之際將辛溫平的身世告知楊菀之。他聽聞辛溫平尚有兩位兄長、一位姐姐在京中,囑咐楊菀之一定要讓辛溫平好生學習、不可荒廢,如果時局穩定便帶她回京認祖歸宗。此後,十歲的楊菀之靠撫卹金、父親留下的薄產和一手木作手藝拉扯著妹妹長大,直到長生十二年——
一直想做皇太女的安泰公主終於沒有熬過辛夷明,死在了長生九年。辛莫衍也於長生十一年病逝。長生十二年,皇孫黎相年起兵逼宮,誰料韜光養晦多年的辛兆居然在此時攜著龍武軍前來勤王,誰也不知道他是何時回的大興城,又如何獲得了龍武軍的掌控權。此次逼宮後,黎相年兵敗自殺,辛夷明一紙詔書傳位辛兆。同年十月,女皇駕崩,享年82歲,稱太祖。
次年,辛兆改國號為閔德。
女皇辛夷明52年的統治落下了帷幕,而黎氏宗族也徹底被辛兆從政治舞臺上抹去。
十五歲的楊菀之想,也許,帶著妹妹回京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