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營造司監管不力的罪名自然是洗脫了,訊息傳到營造司,營造司的眾冬工紛紛鬆了一口氣。此時神宮的修繕已經到了尾聲,大家工作的重心都轉回了司內,接下來就是全力以赴做好新的明堂了。
如今明堂被毀,聖人的朝會都在明堂以南的太儀殿舉行。只是太儀殿到底不如明堂開闊,聖人以為並非長久之策,差人來營造司催了好幾次。今日人被抓到了,楊菀之心裡估量著最遲後日,聖人該召她入宮問詢進度了,這日竟然是滴水未進,在位置上坐成了個雕像。
與楊菀之一同廢寢忘食的,還有樣部的諸多工官。
就這樣,三日後,楊菀之帶著新作的燙樣入了宮。
燙樣是冬工常用的建築模型,用來更好地展示營造的情況,多用紙張、秫秸和木頭等材料加工製成的。在製作燙樣時,所使用的紙張是經過特殊處理的,多為元書紙、麻呈文紙、高麗紙和東昌紙。這些紙張不僅質地堅韌,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久性,能夠承受高溫的熨燙。
除了紙張之外,燙樣的製作還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材料。其中,木頭是常用的材料之一,多選用質地鬆軟、易於加工的紅木或白松。這些木頭經過精細的加工和處理,可以製作出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燙樣,而且木頭的紋理和色澤也能夠為燙樣增添獨特的質感和美感。
在製作燙樣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除了常規的簇刀、剪子和毛筆之外,還需要使用蠟板等輔助工具。其中,特製的小型烙鐵是製作燙樣的關鍵工具之一。透過烙鐵的加熱和熨燙,可以使紙張或木頭按照設計好的形狀和大小進行變形和定型,從而製作出各種不同形狀的建築部件。
太祖明堂的燙樣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損壞,紙樣也散佚了很多,因此楊菀之只能根據《周禮》中的一些記載,結合現有的資料,對明堂進行重構。圖紙和燙樣自然都是全部重做的。如今為了面聖,先將燙樣製作出來,這樣聖人可以直觀地看到新明堂落地的模樣。至於圖紙,聖人應當也看不太懂,因此沒必要攜帶,可以等到聖人有了決斷,再做更進一步的繪製。
晨曦初照,神宮的大門緩緩開啟。楊菀之手捧裝著燙樣的木盒踏入其中,感受著那股莊嚴而神聖的氣息再一次將自己吞沒。她的指節緊緊扣住木盒,自成為冬官以來,她沒有哪一天像今日這般緊張過。即便是第一次面聖也不曾怯懦的女孩,今日卻覺得心臟快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了。她手上捧著的是她此生做過的最偉大的設計,她可能終此一生都不會再有第二次這樣的機會。她劫後餘生、因禍得福,若這個新的明堂落成,也許日後的人們回看辛周朝歷史時,不會記得有一位叫楊菀之的女官,但會記得有這樣一座偉大的建築曾浴火重生。
冬官並不怕自己默默無名,只要自己的營造能被人記住,冬官的靈魂就不會死去。
程思威見楊菀之捧著那麼大一個木盒子,連忙上前道:“楊大人,這東西還是我們來吧。”
“無妨,我拿得動。”楊菀之可寶貝自己的燙樣了,花了那麼多心思做成的東西,她生怕一個失手就給砸了。程思威跟在聖人身邊,自然是個人精,楊菀之臉上那點心思哪裡逃得過他的眼睛,連忙哭笑不得地招呼手下的宦官上前去接楊菀之手上的盒子:“楊大人您放心好了,咱家手下的辦事必須穩妥。再說了,這楊大人有楊大人的工作,咱家也有咱家的工作。這等粗活本來就是職責範圍內,若是讓聖人瞧見我們一群人空著手,倒是叫楊大人受累,怕是要說我司宮臺怠慢大人,責罰我們呢!”
程思威如此開口,楊菀之也就沒有理由拒絕了。
穿過層層宮門,終於來到太微殿前。楊菀之跪下,由兩個宦官將燙樣捧上,她有些緊張地看著木盒被開啟,精美的燙樣被呈現在辛兆面前。
辛兆看到這燙樣,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他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道:“楊愛卿,平身吧,上來為朕講講。”
楊菀之悄悄鬆了一口氣,起身上前,為聖人講起了明堂的燙樣。
新的明堂與太祖明堂並無特別大的差異,高三丈,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九堂十二室,每堂四戶八牖,其宮方三百步。太祖明堂四周皆為開闊的廣場,而楊菀之和諸位主事經過研究後一致決定依照周禮明堂之做法,在明堂四周開挖一道一丈寬的水渠,如此一來若神宮再遇火情,這道水渠既可以用以取水滅火,又可以作為明堂與其它宮殿之間的阻隔。
東漢桓譚《新論》記載:“天稱明,所以命名曰明堂。上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