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自然風水吃飯,因此對鬼神之事格外敬畏,不僅每次營造開始前要勘風水、祭天地,每年冬至日還會有一場大祭。這身圓領袍就是楊菀之為每年的大祭準備的,一年只穿一次,因此顯得很新,且因做衣時特意讓人留了大放量,三年過去了,也沒見小。
辛溫泰的隨侍長宿引著姊妹二人進了驛館。
長宿引路時,一面也在暗自打量著姊妹二人。
妹妹依舊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一面低著頭,一面用眼睛的餘光偷摸地打量著周邊的環境,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模樣。別說是正經人家的小姐,就是他們這些京城勳貴的侍從,都不會如她這般卑屈。
反觀她阿姊,依舊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對眼前的雕樑畫棟似乎提不起半分的興趣,只是眼神淡淡地掃過四周。
若要讓楊菀之聽見長宿心裡所想,定要笑了。這驛館和縣衙是將前朝行宮一分為二,翻修成的,她作為營造司的司役,不僅對這驛館的每一處都瞭如指掌,甚至在去年還參與了這項營造的維修呢!這不,他們正邁過的這間院子的垂花門,去年維修的時候就壞了,當時恰逢辛兆復出,聞縣丞說日後他一定會重巡故地,要把簷角的坐獸換成銅鍍金的,越華麗越好,這坐獸的模具還是楊菀之親手雕的呢。所以這驛館陪著她度過了將近六個月的時間,她閉著眼睛都能走出去,自然不會稀罕!
不過自從驛館修繕完成後,就暫時關閉了,楊菀之這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營造完全落成的樣子,內心多少有些小驕傲。
但長宿並不知情,只覺得這個楊大小姐確實如殿下所說,臨危不懼、不卑不亢,絕非池中之物。這次殿下單獨宴請二位楊小姐是何意,他有些猜測,畢竟楊二小姐和“那位”實在是太過肖似,他們也查出來一些證據。但還有一點……
他覺得他們家殿下對這個楊大小姐青眼有加。
雖說殿下已有賜婚,但殿下與竺師師之間本就有齟齬,兩人都對這場賜婚不甚滿意。且楊大小姐如今一介白身,能入太子府,也是她的福氣。大興貴女受太祖影響多有傲氣,不願與人為妾,甚至有些好養面首,都是不好拿捏的。不若這縣中的女子,到底還是妻為夫綱的多。
太子貴為龍子,需要一個合心意的可人兒:她不能沒有見識,但不能太有見識;她不能沒有主見,但也不能太有主見;她不能不獨立,但也不能太獨立;她不可以有後臺,這樣才能事事以太子為尊;她也不可以太沒身份,楊菀之作為一個清流縣官之後,恰到好處。
長宿這樣考量著楊菀之,越來越覺得合適。容貌中上,不算出挑但也耐看;不卑不亢,有膽識,但是須得藉助殿下之力;識字,但只念書唸到了十二歲,想必懂得不多。至於原來在營造司當差這檔子事……只要太子殿下覺得無事,那就是無事。
這麼想著,長宿對楊菀之的態度更加溫和了些。
楊菀之素來對這些事頓感,沒覺察到什麼,只是疑惑:“大人,我們這是在往哪裡走?”
按理說設宴應該是在正廳或者花廳,若是風雅一些,舫廳和水閣也是可以的,可這裡再往前就是驛館的偏院了。
這驛館的偏院雖是偏院,但也算驛館中景緻絕佳的一處,只因這偏院外便是維揚縣的一處自然湖泊名曰月池,驛館引了月池之水入館內,這偏院便是引水入園之所,故而有疊石小品三五,有小池一方、小亭一個,植芭蕉修竹,為園中清幽所。偏院中有一面水軒,一間廂房,哀帝通道,原是冥想靜修之所,後來翻修時楊菀之曾發現此處有一暗道,但上報趙學明之後也無後續。畢竟驛館平日閒置,就算有貴人來,也當在那修繕精美的正院。偏院這裡因著當時戶曹哭天搶地地喊沒有錢,終於叫周、聞二縣官歇了勞民傷財的心思,只是令楊菀之、王逢幾人檢查了一下偏院的木構有無損毀,重新刷了木蠟油、換了乾淨窗紙,就算了事。
“殿下喜靜,喜水,因此覺得這偏院雅緻異常,故而在這裡設宴招待二位。”長宿對楊菀之客氣道。
“原來如此。”楊菀之點了點頭,心道,說是招待二位,想必今日只有她與鈿奴在,太子定是覺察到平兒身份了,今日屏退外人,還特意選一清幽地,看來是有意認親。
只是……此時在她身邊的並非平兒本人。
楊菀之打定主意,一會兒若是太子問起來,就權當自己從不知曉妹妹的身份,認與不認就叫太子自己定奪。說起來她心裡是有些打鼓的,若是被識破鈿奴是易容的,該如何?若是鈿奴臨陣反悔該如何?她知道平兒和她背後那人是拿了鈿奴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