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章 所守或非親

、漁場……因此,江邊自然有沿江的道路。

但劍南道多山,江流都在峭壁之下,不走水路,就只能走山路。

楊菀之仔細一想,這劍南道確實不能同淮南道一概而論,點了點頭。但她不知道的是,她這一問,更坐實了朱萬全心中她什麼都不懂的印象。

,!

楊菀之不是很想走水路,一是她還是有些怕水;再者,水路本就比陸路要慢,還要繞上一大圈;最後,這官道毀了,又不能一直廢掉,難道此後從梓潼到綿州的蜀道就斷了?還是要修。而且,後面那些入綿州的工役,難道也得走水道?看著這梓潼縣的人對這官道不管不問,綿州那邊也不知什麼情況,楊菀之想先在梓潼縣留一陣。綿州已經耽擱了兩個月,若那綿州的官員不是廢物,這兩個月也該組織起綿州百姓自救了。還不如在梓潼留個十天,把這梓潼到綿州的官道搶修出來,才是一勞永逸。

而柳梓唐也覺得應該在梓潼縣留一陣。兩人小聲地商討了一下,對朱萬全道:“朱縣令,既然這官道不通,我們今日便先回梓潼縣城,再定奪後面的行程。”

“那二位大人便還落腳在下官家中客院吧。”朱萬全恭敬道。

回到梓潼縣城,柳梓唐把朱萬全打發走,同楊菀之分析道:“去江油是逆流,若我是運送災銀的撫慰使,不會選擇這條路。假設他們真的走了水路,去鹽亭是最有可能的。”

“那我們怎麼辦?”你要問楊菀之怎麼修官道,楊菀之今晚連夜就能出一套方案出來,但要問怎麼查這災銀的去向,楊菀之沒什麼頭緒。

“分頭行動。”柳梓唐道,“你就依照你的方案,去營造司調人,搶修官道。我和琮生去梓江碼頭打聽災銀下落,若是沒有訊息,琮生即刻乘船先行去鹽亭。”

焚琴搶先給自己攬活兒:“我可以在縣城內打聽打聽!”

八卦小能手的實力就在此刻盡數體現了。

楊菀之思索片刻,總覺得有些不安,轉向楊七:“若是有人劫了災銀,我們這樣一路打聽,早晚被盯上。楊七,你腳程最快,勞煩你快馬加鞭返回劍閣,向章大人借三四個夏官來。琮生到了鹽亭若是還沒有災銀的下落,就直接去益州搬救兵。”

“不行。”柳梓唐一口否決,“楊七不能走,你沒有武功傍身,楊七必須全程跟著你。”

楊七也斬釘截鐵地點了點頭,楊大人的命就是她的命,要是楊大人出事了,皇太女非得扒了她不可。

焚琴支援柳梓唐的說法:“大人,我們可以找梓潼縣附近駐守的夏官給章大人傳話。”

見讓楊七去劍閣的意見得到三票反對,楊菀之也妥協了:“好吧。”

楊菀之不知道的是,在梓潼縣的縣衙裡,朱縣令、縣丞和衙門的司簿幾人正在背後議論她。

“我看那個姓楊的婆娘,什麼都不懂!”聽完朱萬全轉述的今日和楊柳二人在官道上的對話,馬縣丞下結論道。

“這姓楊的這個德性,朝廷怎麼會派她來做這綿州司空使?她是怎麼當上官的?”牛司簿眼裡閃過八卦的光,“要我說這女子做官確實比男子輕鬆,只要放得下身段,什麼官睡不到?”

“我看她樣貌平平,應該沒這個本事,許是家裡有背景。”朱萬全搖搖頭,“但沒聽說有哪個世家姓楊的。”

“有個錘子背景!她昨日進城的時候我見到了,穿一身細布衣服,頭上插一根木頭簪子,這是有背景的樣子?”牛司簿言之鑿鑿,講話時面露猥瑣,“朱大人,燈一關什麼美醜妍媸還能看得出來嗎?也許別個有特長呢!”

牛司簿說完,三個人都惡俗地笑了兩聲。

即便太祖登基五十載,死後又十載,在朝在野依舊有人說她狐媚惑主,就更不用提楊菀之等女官了。生而為女本不恥辱,卻莫名成了這些男子攻訐她們的理由。

不過這些話楊菀之都聽不見,聽見了也不會在意。她不需要自證清白,只需要做好自己手下的事情,讓天下人看見這事情是女子做的,便足夠了。

也是因為楊菀之做人低調,朱牛馬三人根本沒想到她會是皇太女的養姐。

“但你說,這綿州亂成這樣,真有後臺,會在這時候被‘發配’到這裡?”馬縣丞狐疑。

他們根本想不到,楊菀之和柳梓唐兩個人是自願來綿州的。在他們看來,綿州這個爛攤子,大家都避之不及才對。

“可能後面的主子厭了呢?”牛司簿道。

“言之有理!”

三人一番推測下來,楊菀之就是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