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雖然難吃,但反正我對吃的要求也不高。她的攤子總是支在那個位置,我看見了就會買一個。今天剛好你在嘛,就把剩下來的都買了。”
柳梓唐想說其實有別的方法可以幫這個嬢嬢,但是轉念又想,菀菀這樣也挺好的,靠自己賺錢,他們會覺得有尊嚴:“那下次我也買。”
他們在昌明住在驛館,從官署走過去要將近十分鐘的腳程。今夜的昌明郡大家似乎都難以入眠,一路上經過好幾個居民居住的坊市,街道兩側都是人們在新家的門口支起火盆給逝去的親人燒紙。
“老漢兒,你走起都五年咯,我們終於回來咯,我給你燒了錢,還燒起兩身衣服,新家的門也給你留著,你莫要走錯路。晚上若是找得到屋頭,就在夢裡同我說一聲,我怕你找不見……”
“爹,我今年考起秀才了。”
“么妹兒,你同你嫂嫂在下頭莫要像從前那樣角孽,我們住新家咯,得空了你們回來看看。二姐姐前些日子生了,是個弟娃兒……”
“哥哥,你和娘可得省著點兒花,妹兒我沒得錢,這紙錢好貴嗦!老五今年也十歲咯,你們沒見到,小奶娃的時候那麼乖,現在講話貓得很!”
楊菀之和柳梓唐並肩走過一路祭奠的火光,還有人放了孔明燈上天。楊菀之抬頭望著那孔明燈在夜空中被風吹得左右飄忽,柳梓唐還以為她會偶爾多愁善感一下,卻聽見楊菀之輕聲道:“昌明的建築多木構,還希望這孔明燈不要落在誰家房頂將屋子點著了。這幾日恐怕祭奠的人很多,再過些時日又到清明,還得讓司烜司多注意些。”
司烜司是夏官署下屬專門處理火災的部門。
柳梓唐望著那孔明燈道:“也許孔明燈寄託的哀思傳遞給逝者,那些逝者也會庇佑自己的家人,不再遭受災禍呢。”
楊菀之扭頭看了一眼柳梓唐:“孔明燈只是孔明燈,它會不會點著什麼,和放飛它的人寄託了怎樣的想法無關。”
“你啊……”柳梓唐輕輕嘆了一口氣。
“這盞燈最好落在涪江裡。”雖說禁止百姓以這種方式紀念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曾經見識過明堂大火和山火的楊菀之對火災格外謹慎。
兩人就這樣站在昌明郡嶄新的街道上,目送著那盞孔明燈逐漸與星夜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