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沈旭登基為帝,雖然不服者猶如過江之鯽,甚至有脾氣死倔的御史以死抗議,想要血淋朝堂,以此表明立場。
但琳琅不是弱女子,沈旭又有謝危沈玠乃至燕臨的強勢支援,這些硬茬子全被貶官,殺雞儆猴,有他們保駕護航,沈旭後面的路相當平順,無人敢言其他。
半月之後,閔太后請辭退居深宮,意在頤養天年,琳琅獨自垂簾,頗有根據性地做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措施。
第一件事便是減免賦稅,百姓們過得夠苦的,不該因為國家的貧弱而壓迫底層,其次便是對野心勃勃的大月氏進行反擊。
如今定國公府捲進謀逆,聲名蕩然無存,薛遠死後不僅暴屍荒野,還要被百姓唾罵一句“罵國賊”,遺臭萬年。
相對的,勇毅侯府卻得到了重用,燕家父子暗中與謝危相認後,親自領兵北上討伐。
因為手中有俘虜大月王子作為王牌,洞悉其內鬥不休的王室,引得父子相爭,兄弟反目,大月國政混亂。
大乾的軍隊一舉偷襲,省下不少兵力人馬,燕臨不得不感嘆表哥的神機妙算,對人性琢磨得太過透徹,大月氏窩裡反,根本沒有精力對付大乾,自相殘殺,損傷慘重。
不到半年,大月被迫簽下投降書,燕臨將捷報傳回國內,得到暫時休戰的旨意,大乾目前需要的休養生息,而不是窮兵黷武。
燕家軍凱旋歸來,百姓們夾道相迎,熱烈的歡呼聲不絕於耳,鮮花灑滿了長街。
沒有人願意看到安寧的日子被打破,兩國交戰,到時候苦的都是最底層的普通人。
何況大乾並未有看起來的那般繁華,很多朝政弊端都沒有解決,幼帝臨朝,太后垂簾,國庫空虛,最起碼要好好休養十來年。
琳琅看著天際的紫氣東來,洶湧澎湃地朝皇城方向聚集,暗自掐指一算,紫微星的確是她的旭兒,大乾將來的領土絕不止於此。
又兩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沈旭已經開始牙牙學語,展現出超出常人的聰慧和天賦型。
另一廂,在燕牧的催促下,燕臨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境,鼓足勇氣向沈芷衣提親。
他以前喜歡過姜雪寧,鮮衣怒馬少年郎的年紀,總是喜歡鮮活靈動的小姑娘,後來對皇貴妃一見鍾情,痴迷了很長一段時間。
燕臨為此很慚愧,暗戀皇貴妃這件事令他有點掙扎,一則覺得對不住寧寧,二則是覺得對不住先帝,有覬覦皇宮后妃之嫌疑。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燕臨逐漸變得成熟起來,漸漸地明白,寧寧只是他少年時期短暫的美好。
他其實沒有想象中地那麼喜歡對方,不然也不會輕易地移情於美若天仙的皇貴妃。
而對皇貴妃的痴迷,更多的是男人對於絕色美人的由衷傾慕,這不是愛情,而是被驚豔后的反應,誰能抗拒仙子般的絕色呢。
如今姜雪寧已經嫁作他人婦,成為張遮的夫人,過著相夫教子的幸福日子,與他兄妹相稱,而皇貴妃膝下有子,已經晉升為謝太后,垂簾聽政,威儀甚重,令人不敢輕易直視。
唯有沈芷衣和他有書信往來,談起曾經在邊關發生的舊事,紛紛感慨,他們很小的時候便認識,關係一直處得不錯,但經歷了生擒大月王子之事,彼此間頗有默契。
時間和經歷也許是最好的調和器,能夠衝散很多的無奈和悲愴,從前不覺得來電的兩個人。
驀然回首,靈光一現,忽然覺得良人不在遠方,而是近在咫尺。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是緣分正如詩裡所云的美妙。
燕臨英武驍勇,沈芷衣嬌柔堅毅,他們都曾經歷過人生風雨,褪去了外表和心理青澀,對很多事情看得透徹而明瞭。
燕臨的提親,令很多人出乎意外,最為高興的人,莫過於是姜雪寧,她對燕臨最為愧疚,前世發生的種種,遺憾無數,如今看到燕臨找到心儀的姑娘,她徹底地鬆了一口氣。
何況芷衣是個難得的好姑娘,雖身份高貴但沒小性子,這輩子沒有背井離鄉,死在大月境內,如果嫁給燕臨,絕對是一件幸事。
姜雪寧扶著微微隆起的肚子,吩咐婢女準備筆墨紙硯,她準備給芷衣寄去一封信。
毛筆蘸墨,書於宣紙。
簡單的一句話,全都是姜雪寧的心裡話:珍惜眼前人。
莫要蹉跎時光,如果喜歡,便勇敢去追求,正如她對張遮一般。
姜雪寧從不在乎旁人對她的議論,嘲她主動倒貼也好,妒她慧眼識英雄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