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而已了。這從印巴之間的三次戰爭中就能夠看出來,巴基斯坦從來就沒有贏過印度,最後甚至還被印度給分裂成了兩個國家,這就是最明顯的證明了。但是對北方的那個強大的鄰國,印度卻不敢那麼大意了。
中國與印度只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發生過一次衝突,而且衝突的規模還不大,雙方的戰鬥也不那麼激烈,衝突的時間也很短,但是從那之後,印度就將北方的鄰國當做了最大的敵人,而且在後面的發展那之中,直接將中國當做了他追趕的物件。但是在經過了這麼多年之後,印度不但沒有縮小與中國之間的差距,甚至還讓兩國之間的實力差得越來越遠了。中國在結束了十年動亂之後,踏上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並且成功的對國家進行了整改,讓中國走上了一條光明的大道。而在三十年之中,中國雖然經歷了太多的困難與辛酸,但是成果是擺在那的,中國的成功已經是世界上任何國家與個人都無法否認,更不得不重視的一件事情。而相對的比起來,印度就要差得多了。現在印度比新中國還要早成立幾年,而這個同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民族再次站立在世界的面前時,卻沒有了中國的那番自信,特別是印度在面臨人口,資源,經濟等等方面的問題時,卻久久沒有能夠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這讓他與中國的距離是越差越遠,更是讓很多印度人不瞭解,而由不瞭解再變成了一種盲目的恐懼以及抵制的主要原因了。
現在,當印度的情報負責人將中國問題擺出來的時候,這些主宰著國家與民族命運的人當然不能忽視這個問題。40多年前,中國軍隊還基本上沒有重灌備的時候,就在喜馬拉雅山將印度全副武裝的軍隊打了個落花流水,而現在中國軍隊的裝備質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印度,而中國解放軍也已經具備了與美軍對抗的能力,即使中間擋著道世界上最高的山脈,但是這能夠阻擋中國人的步伐嗎?即使沒有人將答案說出來,但是大家都明白,情報負責官員的那句話並不完全正確!
“如果中國準備全面干預這場戰爭的話……”甘德也有點不知所措的樣子了,“那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有實力同時與中國還有巴基斯坦打一場兩線戰爭嗎?”
“我們應該盡力阻止中國參戰!”印度陸軍參謀長站了起來,因為他知道,中國的威脅來自陸地上,如果中國真的參加了進來的話,那他們陸軍的壓力將是最大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將希望完全寄託在這上面。顯然,中國即使參戰的話,他們的目的也很簡單,讓我們無法將所有的力量應用到巴基斯坦的身上,為巴基斯坦創造一段寶貴的喘息時間,然後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讓我們進攻陷入泥潭之中,將一場速決戰演變成持久戰,來消耗我們的國力,最後達到讓我們的進攻失敗的目的!”
如果從中國以前針對南亞地區的政策來講,這位印度陸軍參謀長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這從中國之前對巴基斯坦有限的支援上就能夠看出來。所以,中國對巴基斯坦提供的幫助,一直只是在勉強的維持住南亞的動態平衡,而巴基斯坦也一直處於不利的境地,無法對印度構成威脅,僅僅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安全。但是,從現在中國的政策上來看,這位印度的陸軍參謀長的分析不免有點過時了。
“照這麼說,那你有什麼好的意見嗎?”甘德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種意見。
“為了讓中國的計劃落空,那我們必須要採取果斷而有力的行動!”印度陸軍參謀長顯得很自信,大概是那些美國裝備給他壯了膽,“按照中國準備參戰的時間來計算,首先,我們應該在西線保持強大的進攻力量,爭取在一週之內解決掉巴基斯坦,然後將我們的兵力迅速調到北線與西線,這樣我們就能夠抵擋住中國的進攻!當然,在西線進攻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北線與東線也保持足夠的防禦兵力!”
“那你認為中國的準備時間會要多久?”一名將領發問了,“另外,進攻的時候,我們需要在東線與北線保持多少的兵力才算是足夠呢?”
這位將領並沒有提到進攻巴基斯坦所需要的時間,很顯然,他也認為,以現在印度的實力,用一週的時間已經足以解決掉巴基斯坦了。而看樣子,大概大多數的印度將領都是這個態度,而不知道,他們的這種自信又有多少把握呢?
“按照西藏與新疆東南部地區的交通狀況來估算的話……”印度陸軍參謀長頓了下,“中國至少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夠完成軍隊的調動,以及戰爭物資的集結行動。而從後勤保障上來講,中國在東西線分別投入兩個滿員甲級軍已經達到了他們的保障極限。所以,我們只需要在東線與北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