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之中,志願軍空軍並不吃虧,而且還一直佔據著上風。
空戰只打了半個小時,雙方各有損失之後,都撤出了戰場,不是飛行員不願意打了,而是現代空戰的消耗速度太快了,而戰機攜帶的導彈數量是非常有限的。而美國的飛行員已經被數次警告,在消耗完了中程導彈之後,儘量避免與中國戰鬥機格鬥!因為F…35的機動能力確實不理想,而且,美國的飛行員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特別是空中格鬥的能力不強,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未來空戰的主要戰鬥方式是超視距空戰,並不強調過高的格鬥能力。所以,美國人並不希望與這些戰鬥經驗豐富,而且作風兇狠的中國空軍格鬥,那是拿飛行員的性命開玩笑呢!而失去了格鬥的空戰,自然不會持續多久!
最後,美國志願飛行隊損失48架戰機,其中12架是被地面防空導彈擊落的。而中國志願軍空軍也損失了32架戰機。這第一次交手,雙方的空中部隊基本上打平了。但是,中國志願軍空軍是在內線作戰跳傘的飛行員都能夠得到及時的營救,只要沒有受重傷,都能夠及時的投入新的戰鬥中去,反正損失的戰機會馬上從國內專場飛來。而美國志願飛行隊就不一樣了,大部分跳傘的飛行員都成了送到38軍手中的高階俘虜。所以,在這一戰之後,中國空軍只陣亡3名飛行員,另外還有8人重傷,需要回國治療,而另外的21名飛行員都在2個小時之後重新投入到了戰鬥之中來。美國損失的48名飛行員,出了5人距離戰線比較近,被印度特種部隊救了回去之外,另外陣亡7人,其餘的不管傷沒傷,都成了38軍的俘虜!
第一場空戰結束之後,明眼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美國志願飛行隊消耗了25%的兵力,卻沒有取得任何戰果,而中國志願軍空軍只損失了不到10%的兵力,仍然牢牢的控制著制空權。很明顯,以這樣的速度消耗下去,最後先支援不住的肯定是美國這邊。當然,如果是一名聰明的指揮官的話,這時候應該先暫時停止空中進攻,總結第一場空戰的教訓,然後再尋求突破。但是,此時美國的戰機都已經出發了,即使要在戰術上做調整,現在也辦不到了。因此,在第一場空戰結束還不到10分鐘,中美兩國的空中部隊又在比卡內爾上空爆發了新的一場空戰。
而在這裡,才是美國人重點突擊的方向。按照美國與印度制訂的作戰計劃,這次他們並不奢望能夠完全奪回制空權,畢竟雙方的實力是擺在那的,要想在沒有多少優勢的情況下,從士氣高昂的中國志願軍手中奪回制空權,這可不是一件說說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美國只希望能夠奪取部分重要地區的制空權,並且保持到印度部隊突圍成功,那麼他們這次發動的空中反擊作戰就算成功了。而這個重點地區就是比卡內爾!
現在,集中在比卡內爾西面50到100公里範圍內的印度部隊超過了50萬,而中國志願軍的39軍距離比卡內爾只有250公里了。按照39軍的行動速度,他們最多隻需要10個小時,就能夠與空降16軍聯絡上,完成大戰場上的切割任務,使印度部隊徹底的喪失突圍的希望。所以,美國志願飛行隊必須要在10個小時之內完成奪回制空權的任務,同時協助印度攻擊機擊潰空降16軍的防線,讓突圍的部隊衝出來。而這時候,奪取比卡內爾地區附近的制空權,再堅持10到12個小時。雖然,這僅僅只有半天,但是對美國志願飛行隊來講,這邊天的時間並不是那麼容易到手的!
不管什麼樣的戰鬥,其最後都要以地面部隊來實現所有的目標,因為人沒有長翅膀,必須要在地面上生存與活動。所以,不管空戰的規模怎麼樣,打擊方始怎麼樣,最後的目的仍然是配合地面部隊行動,這是改變不了的現實!所以,志願軍非常清楚,守住比卡內爾地區的制空權有多麼的重要。這不但是為空降16軍提供掩護,同時也是為殲滅被困印軍做貢獻。所以,志願軍並沒有受到美國人在其他戰場上的騷擾,一直把主力佈置在這一地區。而等到美國志願飛行隊殺過來的時候,正好一頭撞在了志願軍空軍的銅牆鐵壁上!
美國志願飛行隊一次行向這一地區派遣了300架作戰飛機,分成了3個批次發動進攻。而志願軍空軍在這裡部署了450架防空戰鬥機,另外還有250架戰鬥機正在趕來。顯然,志願軍空軍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而在這些戰鬥機的後面,是由5架YJ…11組成的迄今為止,志願軍空軍最大規模的一個聯合空中指揮部為他們提供著支援。很顯然,志願軍空軍已經在這裡做好了一場大規模空戰的準備!
在第一輪交手中,120架F…35殺氣騰騰的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