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3部分

樣,尼赫拉年輕的時候既沒到俄羅斯(蘇聯)留學,也沒有到美國深造,而他的家族中也沒有人能夠與這兩個國家牽上關係。光憑這一點,尼赫拉在印度就算是很特殊的人了。因為以印度以前與俄羅斯的關係,以及印度軟體精英在美國的成就,很難有大家族不與這兩個國家扯上關係。而尼赫拉所在的這個大家族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家族。

年輕的時候,尼赫拉是在德國的萊因大學拿到學士學位的,隨即又在法國的巴黎大學拿到了國際關係碩士學位,以及國際經貿博士學位。從這也能夠看出來尼赫拉與很多印度的政客都不一樣,不是走的親俄路線,也不是走的親美路線,而是選擇了歐洲。這也是尼赫拉之前為什麼沒有能夠在印度政壇上有所作為的原因了。但是,現在時來運轉,尼赫拉的艱苦時期終於過去了。

此時,印度與俄羅斯,美國的關係都好不到哪去,原因很簡單,俄羅斯在戰爭中並沒有“無私”的支援印度,甚至因為印度拿不出現金來,而停止了為印度購買的俄式武器提供維修服務;而美國也因為在後期拋棄了印度,“導致”印度最後戰敗,所以美國在印度人的心中形象更為惡劣。因為歐洲在戰爭中並沒有站在哪一方,而且歐洲在戰後是第一個幫助印度與中國取得聯絡,並且願意為戰後的談判提供場所與服務的。所以,歐洲國家在印度人心裡的地位自然上升了。而尼赫拉因為在歐洲的特殊經歷,以及他一直堅持的親歐路線,所以,現在他成為了印度下一界總理的最有力競爭者。而這個時候,古立德秘密會見尼赫拉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擴大歐洲在印度的影響。

每一場戰爭之後都會帶來一次建設狂潮。二戰之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不但讓歐洲從戰爭中迅速的恢復過來,同時也成為了歐洲戰後迅速發展的起點。而在伊拉克戰爭之後,雖然現在美國還沒有完全從伊拉克撤軍,但是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已經展開,而為了爭奪這塊富含石油地區,歐洲與美國在伊拉克重建的問題上一直激烈的競爭著。比起伊拉克,印度的潛力更大,僅僅是滿足11億人的平常生活,這就是個大得讓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立吞下的市場了。很顯然,歐洲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佔領印度市場,將為歐洲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更能夠帶動歐洲的經濟發展。所以,現在歐洲尋求擴大在印度的影響力,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關於古立德與尼赫拉的秘密商談內容,一直沒有公佈於眾,但是,印度可能這麼快的恢復過來,而歐洲可能實現自己佔領印度市場的目的嗎?恐怕不是這麼簡單的一會事吧,畢竟,很多國家都不願意看到這個有11億人口的國家恢復過來!

當甘末林乘坐的專機降落在伊斯蘭堡的機場上時,古立德的飛機還沒有到達新德里上空呢。而迎接甘末林的並不是一位巴基斯坦的低階關員,而是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

與古立德在印度遭受到的冷淡待遇完全相反,甘末林在伊斯蘭堡受到了熱情的歡迎與招待,甚至連穆沙拉夫都放下了手裡繁重的公務,前來機場迎接這位法國外長,總統特使。

伊斯蘭堡與新德里的情況也完全不一樣。雖然在戰況最危急的時候,印度軍隊的坦克到達了距離伊斯蘭堡只有不到150公里的傑納布河東岸,但是,在現在的伊斯蘭堡,出了街上過往不斷的軍隊,張貼出來的勝利海報之外,幾乎看不到戰爭的痕跡了。戰爭已經結束了,居民都過上了以前平常的生活,學校也開學了,而食品搶購風潮已經已經過去了。此時,洋溢在巴基斯坦人臉上最多的是喜悅,以及失去了親人那一點點淡淡的憂愁。

戰爭中,伊斯蘭堡沒有受到一點破壞,印度的戰機從來就沒有能夠達到伊斯蘭堡的上空,甚至連向伊斯蘭堡發射導彈的機會都沒有。而在巴基斯坦正在興建的勝利廣場上,數千名工人正在緊張的忙碌著。這是由中國資助,由巴基斯坦負責修建,眷刻著中巴兩國軍隊戰勝侵略者,保衛了巴基斯坦的獨立與完整,捍衛了巴基斯坦人民利益的廣場。

一路上甘末林一直想看到一位中國志願軍戰士的身影,但是他很失望,直到汽車到達總統府的時候,他都沒有能夠在伊斯蘭堡的大街上看到一位特徵明顯的志願軍。後來他才知道,從停戰的那一刻開始,出了留守前方戰線的志願軍之外,所有的志願軍都已經投入到了巴基斯坦的重建工作中去,而伊斯蘭堡並沒有受到戰火的破壞,所以也就沒有志願軍到這裡來了。

在巴基斯坦總統府外,也聚集了大批的人群,但是與印度總理府外的人群不一樣,這些聚集在這裡的巴基斯坦人不是來示威的,而是來慶祝戰爭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