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4部分

場上的勝利基礎!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海軍也出了不少優秀的將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吉納,但是這些美國海軍將領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即在適應了防禦作戰之後,都缺乏掌握主動權的能力。吉納也毫不例外,雖然他這次大戰中為美國海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毫無疑問的,吉納本人並不擅長掌握戰鬥的主動權,而更擅長在被動的環境下進行抵抗,而不是主動獲取勝利!

如果吉納遇到的是別的中國海軍將領的話,也許他會取得成功,但是他的死對頭是莫懷聰,中國海軍最傑出,而且也是最擅長進攻的將領,自然,就討不到一點好處了!歸根結底,吉納,甚至是整個美國海軍的失敗,都是他們在戰場上失去了主動權,如果撇開這一點的話,美國海軍的表現其實還是很優秀的!

當然,前面所說的都是海洋戰鬥戰略,至少是戰役層次上的兵法問題,而在實際的作戰行動中,中國海軍也總結出了很多經驗!

在對日作戰中,因為受到了當時技術的限制,所以海戰戰術本身也受到了限制。隨著技術的發展,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中國海軍將領都發現,以往的很多戰術其實已經不管用了!比如,直接針對對方核心戰艦發動的攻擊,因為受到了艦隊防空力量本身的限制,已經失去了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多大的效果!在第一次中途島海戰之中,中國海軍集中了優勢兵力,並且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但是正因為這麼一點小小戰術上沒有進行改變,在攻擊的時候幾乎都是直接針對對方的主力戰艦而去的,所以在戰鬥開始之後,就損失了大量的攻擊力量,最終卻沒有藉助優勢力量獲得海戰的勝利!同樣的,美國海軍也是針對中國艦隊的主力戰艦發動打擊的,但是結果也一樣,雖然他們完成了防禦任務,但是本身攻擊力量的嚴重消耗,讓美國海軍艦隊失去了趁勝追擊的機會!

從第二次中途島海戰開始,莫懷聰就根據以往數次海戰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新的攻擊方式。當然,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也是在很多攻擊部隊指揮官的幫助下,完成這一工作的。而這種新的攻擊戰術就是,在打擊對方核心戰艦之前,必須要削弱其相關方面的防禦能力。比如,進行空中打擊的時候,就必須要先針對對方的防空巡洋艦進行攻擊,只有在將其艦隊防空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夠有足夠的力量打擊對方的核心戰艦。如果是用潛艇進行攻擊的話,則必須要先集中力量打擊對方的反潛驅逐艦,最終讓對方艦隊失去反潛防禦屏障!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所採用的攻擊手段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而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是以空中打擊為主,所以就必須要高度重視對方的防空巡洋艦!

這次,攻擊部隊首先打擊的就是第6艦隊的防空巡洋艦!這一點與第6艦隊發動攻擊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當時美軍攻擊機是集中力量打擊艦隊核心的戰列艦與航母的,當然,這無法確定美國的飛行員是否知道要先削弱艦隊的防空力量,因為當時中國艦隊的防空巡洋艦還沒有返回呢!

針對美國艦隊外圍防空戰艦的打擊行動是比較順利的。艦隊防空圈本身是由各戰艦防空圈重疊組成的,而處於艦隊最外圍的防空戰艦本身受到的保護也最弱,所以也最容易被擊潰。

攻擊機仍然是分批次發動的攻擊,前兩批攻擊機的任務就是撕開第6艦隊的外圍防空圈,為後面的攻擊機群殺開一條血路。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異常的激烈,雖然美國大西洋艦隊裡的官兵都缺乏實戰經驗,但是當他們按照訓練中的方式進行戰鬥的時候,仍然顯示出了足夠的戰鬥力,至少,給攻擊部隊製造了不少的麻煩,特別是當大批防空戰鬥機出現在戰場上空的時候,戰鬥立即進入了白熱化!

當雙方的戰鬥機還在空中格鬥的時候,前兩批導彈攻擊已經取得了結果。這個結果超過了莫懷聰本人預先的期望,因為在他看來,能夠用兩個波次,不到200架的攻擊機撕開對方的防空網,這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能夠開啟一條通道就已經足夠了。但是,這次不但為後繼的攻擊機開啟了通道,而且還不是一條通道。在不到10分鐘的導彈打擊過程中,美國第6艦隊集中在南面的幾乎所有的防空巡洋艦都失去了作戰能力,而此時再想從別的方向上調遣防空戰艦過來就已經太遲了!

暴露在第三攻擊波面前的是美國艦隊的戰列艦。此時,美國的偵察機也已經發現了正在全速北上的中國戰列艦編隊,所以美國的戰列艦正在做著迎戰的準備。雖然戰列艦屬於那種幾乎全能性的戰艦,但是當導彈攻擊到達的時候,很多美國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