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種狹隘的思想觀念。如果魏明濤還僅僅是第3集團軍群司令(現在他仍然兼任第3集團軍群司令一職)的話,那麼他肯定會優先考慮使用自己的部隊,而不是讓別的部隊來搶了戰功。但是,魏明濤現在的頭號身份是歐洲戰區司令官,所以他必須要從整個戰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就不能在使用兵力上分你我彼此,而要做到一視同仁,這才能夠讓所有的人都信服。當然,前面也說到了,魏明濤要向得到更多人的支援,那他就得在這個問題上小心一點!
在從新考慮是否進攻柏林的時候,魏明濤立即就想到了38軍與39軍!在他先一階段對美的反擊作戰中,這兩支重灌甲部隊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用的,畢竟裝甲部隊的進攻速度無法滿足他的要求。而在前線擔任阻攔任務的由第2集團軍群的27軍與28軍擔任就足夠了,作為預備隊的還有22軍與36軍。那麼,38軍與39軍總得有點事情可幹吧!
有了這兩支部隊,魏明濤就有了新的想法,如果能夠在柏林再澆上點油,讓那邊的戰火燃得更猛烈一點,說不定美軍的指揮官會因為受不了國內的巨大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戰術,讓部隊加速前進!而對於素質不一的幾十萬美軍來講,當推進速度加快之後,必然會暴露出問題來,這就更加能夠為下一步的大規模殲敵作戰創造條件了!
想好了這些之後,魏明濤第二次改變了他的戰術安排。雖然擔任突擊任務的部隊被突然叫停有點不滿,但是也不得不停了下來。而魏明濤很快就親自與參謀人員一起修訂了作戰計劃。他準備拿一週的時間來開啟柏林的大門,讓德國佬知道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進攻!
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很快就出來了,最初甘明強還有點不贊同,畢竟他希望更穩妥一點,就必須要保留更多的預備隊。但是,這次甘明強還是站到了魏明濤一邊,他相信魏明濤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能夠再殲滅這股美軍,可以說,整個歐洲戰場上的局勢就已經確定了!
第二十一章 誘餌和魚
第二十一章 誘餌和魚
當德軍確定柏林周圍出現了大量塗著紅五星的中國坦克時,德國政府就再也做不住了,而這次,德國人沒有拿出他們一向嚴謹的態度來對待這個問題,而是非常荒謬的誇大了事實,至少,誇大了惟恐柏林的中國軍隊的數量!
當奎斯收到至少有30萬中國軍隊出現在柏林東南面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要知道,此時中國在歐洲戰區的地面部隊也只有35萬左右而已!而且,這還得把所有後勤保障部隊都算在其中!如果在柏林周圍真的有30萬中國軍隊的話,那麼他前面的中國軍隊就少得可憐了!但是,偵察部隊送來的結果很明顯,在他們前面的中國軍隊一點都沒有減少,而且抵抗得更加猛烈,讓他們無法完成每天推進30公里的任務了!
奎斯的第一判斷就是德國方面誇大了事實,進攻柏林的中國軍隊肯定沒有30萬,但是打一半的折扣,也應該有15萬吧!而真正在前線作戰的中國軍隊也就20萬左右,這就是說,在他前面的中國軍隊只有5萬,2個軍的兵力!
這讓奎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此時加速推進的話,他沒有信心能夠突破5萬中國軍隊的防線,至少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兩個軍的防線!但是,如果不加速前進的話,那他就更沒有機會去救援柏林了!15萬中國地面部隊在強大的空中力量的配合下,可以輕易的擊潰在柏林防禦的50多萬德軍,雖然最終可能會在攻佔柏林市區的戰鬥中遇到點麻煩,但是隻要中國軍隊進入柏林市區,那麼戰鬥就已經結束了,因為德國人的神經也必然在這一刻崩潰!所以,他必須要提高部隊的進攻速度,以求在中國軍隊攻佔柏林之前完成他這次的戰術任務!
在決定加快突擊速度(注意,這裡用的是突擊,而不是推進,前幾天,奎斯一直讓部隊在平行突進,但是現在他卻準備進行突擊了),就必須要在部隊配置上做一定的調整!前幾天,為了能夠儲存主力部隊的戰鬥力,奎斯在前線安排的是用來消耗的二流部隊(至少,這證明了奎斯是一個冷血將領,他不會在乎部隊的傷亡,他在乎的只是最終的結果),而主力部隊一直放在預備隊的位置上,只是在遇到了麻煩的時候,他才會讓主力部隊上去衝一下,為二流部隊開啟通道!但是,現在奎斯既然想加快速度,那就不得不把主力部隊放在最前面的位置上。但是,奎斯手裡的本錢很有限,其數量不足以保證在整個進攻作戰中都讓主力部隊充當突擊力量,以及掩護力量!因此,他必須要留下一支精銳預備隊,而這就只能讓他在側翼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