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7部分

雖然奧地利希望保持獨立的位置,即使他可以讓美軍在自己的軍營裡駐紮,讓美軍利用奧地利的地面通道向南前進,但是在政治上,奧地利是希望保持獨立的。而美國與德國方面卻沒有足夠的耐心了。美軍第3集團軍已經在慕尼黑集結完畢,正等著進入奧地利呢。同樣的,美德策劃的政變行動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最終,雙方在談判無法取得結果的情況下,由美國策劃,德國新政府具體實施的政變爆發了!

奧地利政府在沒有別的辦法之下,只有由其總統親自出面向中國方面發來的求救訊號,要求中國出兵幫助鎮壓國內的政變。而同樣的,這份求援信也很快的送到了魏明濤的手裡,雖然總參謀部沒有明確的要求魏明濤怎麼做,但是在魏明濤看來,這就是他在中歐地區阻止美軍南進的機會,同時也是發動他計劃好的這次戰役反擊行動的機會!

奧地利的突然變故,讓原本已經成了定局的歐洲戰場起了突然的變化。而這也是歐洲戰場的轉折點。從這裡開始,中國以及歐洲國家集團擺脫了被動防禦的局面,開始了有規模的反擊行動。同樣的,美軍也不可能再繼續保持全面窘的勢頭了,必須要在部分戰場上進行防禦!當然,這是隨著美軍戰線延長,而中國兵力密度增加的必然結果,只不過,這個變化來得太突然了一點,讓雙方都沒有做好準備!

42軍進入奧地利的時候,幾乎沒有受到多大的抵抗,此時,奧地利那支規模不大的國防軍幾乎處於混亂狀態,在看到中國軍隊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同樣的,大部分奧地利國防軍在看到了美軍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麼!這大概是一個國家軍隊最為尷尬的時候吧,他們所發誓包圍的東西,卻在自己的眼前遭到踐踏,而自己卻根本就不知道應該在這中間起到一點什麼作用!

中美軍隊在聖珀爾騰首先遭遇。雖然42軍的行動非常迅速,但是美軍是早就有所準備,所以中國軍隊仍然在前進的速度上吃了虧。但是,中國方面佔有優勢的是,維也納更加靠近匈牙利,所以中國軍隊首先到達了維也納,並且迅速的平定了政變軍人的叛亂!

雙方之間的戰鬥並不太激烈,這大概與雙方都沒有做好戰鬥準備有很大的關係吧。當時,42軍是接到緊急命令出動的,而很多參加行動的部隊甚至沒有能夠帶上足夠的彈藥,僅僅是在接到命令之後就立即出動。更糟糕的是,很多部隊出發之後才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合適的地圖可以供其使用,只得在半路去找臨時地圖代替!

一樣的,美軍的準備也很不充分,雖然他們早就知道要進入奧地利,但是當大部分美軍接到命令的時候,準備工作仍然沒有到位。而且,此時仍然有部分忠於總統的奧地利軍隊對美軍進行了抵抗。所以,美軍遇到的麻煩反而要大一點!

毫無疑問的,當時雙方都處於極度的混亂之中,組織工作進行得相當的糟糕!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奧地利陷入了更大的混亂之中!

中國軍隊迅速的控制了維也納,但是這並沒有能夠阻止局勢的進一步惡化!維也納這座音樂之城迅速的陷入到了混亂之中。雖然奧地利政府宣佈進行戒嚴,並且在8點之後禁止一切人員自由活動。但是,這些政策並無助於改善維也納的緊張局勢,更糟糕的是,這反而被叛亂份子所利用。如同在德國一樣,局勢迅速的失去了控制,也許,中國軍隊的進入,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吧!

同樣的事情,幾乎發生在奧地利的每一座城市,不管是中國軍隊控制的城市,還是美國軍隊控制的城市,奧地利人用著各種各樣的辦法在反抗著這些外來的統治者。只不過,相對於中美雙方在戰場上的行動來講,這些平民暴亂就不像在德國那麼的搶眼了!

奧地利的局勢相當的複雜,中美軍隊的侷限性在這個阿爾卑斯山國家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的,奧地利的局勢也說明了一點,即歐洲情況的複雜性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能夠代替的,即使是奧地利與德國這類非常接近的國家,都因為有著不同的國情,所以在面對戰爭的時候產生了不同的選擇!

這一切,連魏明濤都沒有完全考慮到,但是,各部隊迅速的行動,仍然讓魏明濤非常的滿意。雖然42軍已經收到了命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與美軍戰鬥,盡力保證奧地利的完整性。但是,在魏明濤的總體計劃中,奧地利其實只是一塊緩衝地帶,而並不是用來與美軍決定勝負的戰場。當然,對方也很快認識到了這一點。奧地利的地理條件決定了美國方面投入的主力重灌部隊難以派上用場。而相對來講,美軍在歐洲投入的輕型部隊又不是中國軍隊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