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家的軍隊都多多少少的違背了國際戰爭法,中國軍隊也不例外,發生在戰場上的屠殺案件從來就沒有少過,而大量未暴光的屠殺事件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但是,不僅僅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且戰後對戰犯的大審判也是由勝利者決定的。
在戰爭結束之後,僅僅對甲級戰犯的審判工作就進行了5年的時間,而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美軍軍人在戰場上犯下了屠殺罪!雖然一般的軍人只會因為屠殺罪被列為乙級戰犯,但是當涉及到了高階將領的時候,毫無疑問的,他們都將被列為甲級戰犯!而正因為甲級戰犯的數量太多,所以導致審判工作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也讓那些罪有應得的傢伙苟延殘喘了幾年吧!
話歸正題,美軍在歐洲的鎮壓行動不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更多的歐洲人投入到了反侵略的鬥爭中來。而且,中國方面此時已經開始高度重視歐洲地區的局勢了,雖然中國對大部分的歐洲國家沒有什麼好感,但是總不能看著歐洲就此成為美國的柔嫩物件吧,這在面子上是怎麼也掛不住的。所以,中國的歐洲軍團也迅速的行動了起來,開始向美軍發動戰略反擊了。而協同歐洲戰區行動的還有中東戰區,從當時的請況來看,其實歐洲地區與中東戰區是一個整體,不管哪個方向上有行動,那麼兩個戰區都需要協調行動!
美軍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之下,根本就抵擋不住中國軍隊的猛烈進攻,雖然從根本上來講,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也不算弱了,而且作戰準備嚴重不足,很多部隊甚至只帶了3天的補給就開上了前線。但是,美軍此時已經沒有了任何想要與中國軍隊一爭高下的想法,在戰場上,他們只有被動挨打的命!
導致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推進速度緩慢的不是美軍的抵抗,而是進軍線路上出現的大量饑民!在德國,第6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僅僅推進了不到50公里,就被成千上萬的饑民給圍住了,這些德國人雖然在幾個月之前還那麼的憎恨中國,但是現在他們似乎已經把過去給忘掉了,想到的只是中國軍隊可以給他們帶來食物,而不是帶來死亡!
幫助這些饑民成了當時中國軍隊的一個主要任務,而很多部隊卻因為自己的補給都不充足,所以只能夠停下來,等待後方的補給物資到達。而這也給中國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現在不僅是中國國內,同盟國,還有各個戰區都需要食物,而再背上了歐洲這個負擔之後,即使中國的食物製造工廠,以及可以利用起來的農田都全力生產的話,也不可能滿足當時的需要!
此時,擺在中國面前的選擇只有一個,即放棄歐洲的利益,必須要先滿足更重要的地區的要求。因此,中國軍隊僅僅出發不到:天就停止了前進,並且按照政府下達的直接命令,在整個戰線上建立起了封鎖線,這道封鎖線不是針對美國軍隊的,而是針對歐洲難民的,因為中國此時不可能向歐洲地區提供更多的生活物資了,如果大量的難民湧入了中國軍隊的控制區的話,那無疑會讓中國軍隊背上沉重的負擔,因此,只能用軍事封鎖線來阻擋難民向東湧來,以此來減輕政府與軍隊的壓這是一道絕望的封鎖線,這是一道殘酷的封鎖線。而且美軍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開始將難民向東引,希望因此給中國軍隊製造麻煩,好讓美軍減輕負擔,繼續在歐洲地區盤踞下去。當然,美軍的這個算盤完全打錯了。中國軍隊建立的軍事封鎖線擋住了歐洲難民,同時也讓歐洲人感到了絕望,而最終,歐洲人的怒氣全都發洩到了美軍的身上!
也許,歐洲在戰爭中出現這麼大的損失,特別是在美國歐洲遠征軍投降之前就出現的巨大人員損失也應該算上中國一份。當時,中國沒有能夠向歐洲地區提供物資援助,這本身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從中國的角度出發,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中國國內的建設與救災工作需要巨大的投入,而更多的同盟國都等待著中國的援助呢。而作為戰勝國,中國不可能會給自己在戰後製造一個新的對手出來。雖然歐洲當時已經四分五裂了,但是誰能夠保證,在今後歐洲不會從新統一在一個政府之下,從而對中國構成威脅嗎?因此,中國透過美國來打擊歐洲,這本身也符合中國對戰後世界的安排。只不過,因此而喪命的歐洲平民就顯得太冤枉了!
戰爭就是這樣,在政治家的眼裡,死的人只是個數字而已,為了達到政治上的目的,即使是死多少人,恐怕政治家也不會為此感到內疚。而現在死的不是自己國家的國民,那政治家更不會考慮那麼多了!
中國軍隊的封鎖只持續了不到一週的時間,整個歐洲地區就陷入了恐慌之中。在從漢堡到維也納的這條封鎖線的西面,食物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