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獲得了美國工會聯盟,各產業聯盟的大力支援,在這一情況之下,美國國內的反戰動盪才逐漸平息了下來!
毫無疑問的,美國國內的動盪局勢對戰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直到半年之後,道威斯的死才逐漸被人所遺忘,而這半年之內,美國花了很大的力氣來解決國內出現的各種問題,整合戰爭力量,以便於將戰爭進行倒底。
從當時的戰局來看,美國國內動盪產生的最大影響是延緩了美國的戰略反擊,在國內情況不穩定的時候,發動戰略反擊無疑沒有任何的意義,而且還帶有極大的風險性,這讓中國能夠充分的利用這段時間來改變自己的戰略部署,迎接美國即將發動的戰略反擊!比如,美國原本計劃在中途島戰役結束三個月之後在日本地區策動一場大規模的反擊作戰,但是隨著第3艦隊的覆滅,以及國內的動盪,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這一行動被拖延了足足半年,當美國再次準備在日本發動叛亂,牽制中國的戰略進攻的時候,中國已經秘密向日本調遣了20萬的地面部隊,加強了在日本地區的統治力量,而這對日後日本地區的局勢走向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甚至對整個戰場上的局勢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在南美洲戰場上,美國的進攻也停頓了下來,原本被壓制的哥倫比亞游擊隊再次活躍了起來,更多的哥倫比亞人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加入了反美戰鬥中,而游擊區也在美國半年之後重新發動進攻時擴大了三倍,許多城市都被哥倫比亞游擊隊攻陷。這不但導致數萬美軍傷亡,同時還讓游擊隊獲得了足夠的兵源,深化了哥倫比亞人民獲得戰爭勝利的決心,這為今後的大規模游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在夏威夷群島的防禦一度陷入癱瘓狀態之中,如果此時中國不是急於加強在日本地區的投入的話,甚至有可能攻佔夏威夷群島。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海軍在美國動盪這半年之內難以集結起足夠的兵力發動進攻。對雙方的太平洋艦隊來講,這半年都是寶貴的休整時間,是讓艦隊獲得喘息機會,並且準備下一步作戰的一個休息期。這是非常關鍵的,而這也最終影響到了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並且最終確定了太平洋戰區的霸主!
而在大西洋戰場上,趁美國內亂的機會,中國海軍全力反擊,一度收回了迦納利群島,打通了前往英國與西班牙的海上航道,同時印度洋艦隊也從地中海出擊,向美國大西洋艦隊發出了挑戰。大西洋上的局勢一度出現了改變,但是美國大西洋艦隊卻依靠在馬德拉群島與亞速爾群島的完全防禦,讓中國兩洋艦隊的作戰行動功虧一簣,最終僅僅把這優勢保持了半年,在美國大西洋艦隊發動反擊的時候,中國海軍撤回了地中海與南大西洋,放棄了在北大西洋的戰鬥。中國海軍這半年的行動雖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大西洋上的局面,但是卻對歐洲戰區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當通往英國與西班牙的海上航線暢通之後,大批的援助物資透過海路運送到了西班牙與英國,而對於苦苦支撐的歐洲國家來講,這無意是舊旱封甘霖,而對於照樣是苦苦支援的俄羅斯來講,這卻是天災人禍。
正因為歐洲戰場上的這一轉變,讓俄羅斯從原本的優勢地位轉變為了劣勢,更明確的說,在中國繼續施加壓力,而美國則無力向俄羅斯提供更多的援助。這就是俄羅斯的悲哀。美國陷入內亂,連自己的事情都理不清楚,哪還能夠照顧到他們的這個盟友呢?而俄羅斯在戰場上更多的要依靠美國的支援,如果沒有了美國的支援,俄羅斯很難以獲得戰爭的勝利。中國對歐洲國家提供的支援同樣的重要,整個戰爭期間,中國對歐洲國家提供的援助佔到了歐洲國家戰爭總支出的45%!而在戰爭的初期與中期,這一比例一度達到了60%以上!可見,中國的支援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現在是美國的援助減少,而中國的援助增加,俄羅斯感受到的壓力就更加巨大了。幾乎在整條歐洲戰線上,俄羅斯軍隊全線轉入了防禦,放棄了進攻,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而整是俄羅斯的這一轉變,也讓中國的戰爭策略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結實了澳大利亞戰役與中途島戰役之後,中國原本要擴大在太平洋上的進攻行動,儘早打到美洲去,一是為南美的盟國提供支援,二是限制美國,對美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從而儘快結束這場戰爭,但是隨著俄羅斯的衰落,中國在決定戰爭發展方向的問題上出現了很大的轉變。在鞏固了中途島方向的防禦之後,總參謀部的一部分高階軍官主張應該向北進攻,在登陸美洲大陸之前,先消滅掉俄羅斯,解除後患,從而可以安心的對付美國。但是一部分人仍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