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僵持不下的時候,這種改變戰術安排的行為並不奇怪,只是這可苦了這些已經忙碌了好多天的參謀了。
其實,此時歐敘指揮部的泰勒將軍也在考慮這個問題。在泰勒的計劃中,他也沒有考慮到會遇到這麼大的麻煩。在他看來,兩伊軍隊由於自身的指揮系統存在問題,所以應該不難對付。只要包圍成功,然後投入重兵,就能夠一舉消滅掉這些兩伊軍隊。但是,實際情況卻相差十萬八千里。現在,泰勒覺得這些部隊不但難以消滅,而且好象是咬住了一隻刺蝟一樣,麻煩也就緊接而來了。而最讓泰勒感到麻煩的是,中國與兩伊的空軍所產生的阻力,如果沒有他們的空中打擊的話,那麼他的行動早就完成了!
“將軍,分析結果已經出來了,現在南面戰線上的情況已經相當的危險!”與魯毅一樣,泰勒也讓計算機做了前期分析,只是他分析的是戰場上的實際情況,而彙報工作的是一名少校參謀員。“現在,伊拉克的第1坦克師已經突破了我們的左翼防線,而且還在持續前進,如果情況得不到改變的話,4個小時,也許還要不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們就將在這裡取得突破了。另外,在伊拉克的後方,大量的預備隊正在壓上來。但是奇怪的是,中國出了投入2支低空突擊部隊之外,他們部署在蓋塔附近的主力部隊並沒有行動!”
泰勒點了點頭,然後問到:“那麼,現在我們還有多少預備隊可以呼叫?”
“敘利亞方面還有一個坦克師與三個機械化步兵師,而別的步兵師的行動能力有限,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如果有12個小時的準備時間的話,敘利亞方面還可以動用兩個坦克師與兩個機械化步兵師的兵力。而我們也有一個快速反應師可以調動,而我們的裝甲師要12個小時之後才能夠投入戰鬥!”
“看來,我們得改變一下作戰方法了,就這麼與對手打消耗戰的話,對我們沒有好處,而且這也讓我們無法達到目的!”
泰勒看著前面的三維戰區地圖。這是一副很龐大的地圖,幾乎顯示了戰場上的大部分營一級規模部隊的活動情況,而且戰場資訊是以每兩分鐘一次的速度在更新的,這能夠讓泰勒隨時的掌握戰場上的詳細情況。而這也是泰勒的麻煩所在,因為他越瞭解戰場上的情況,他就越對現在的局勢感到擔憂!
第十五章 戰役轉變
第十五章 戰役轉變
泰勒的行動雖然很快,表面上看起來佔有優勢,但是從雙方的戰役目的上來看,他仍然慢了一步。而且,最終的結果也證明了這點,他的行動確實是慢了一步,當魯毅這邊的戰場部署完成的時候,敘利亞軍隊才開始行動,這已經變得沒有多少意義了!
從能力上來講,泰勒算得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將軍了,如同他的父親一樣,他對戰爭的理解非常的深刻,而且眼光很獨到。但是,一名好的統帥不足以保證獲得最終的勝利,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敘利亞軍隊的失敗,多半的原因其實應該歸屬在他們自己的身上。戰鬥素質低下,戰鬥力差,士兵計程車氣不高,以及裝備混雜,訓練不到位。這些,其實都是讓敘利亞軍隊無法戰勝對手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國與歐洲都沒有投入大規模部隊作戰之前,敘利亞軍隊作為戰場上的主力,既然只有這個素質,那還想獲得多大的勝利呢?
比如,在沙姆勒上校這邊,至少有三個敘利亞的坦克師與機械化步兵師先後投入到了圍剿這支伊拉克坦克部隊的戰鬥中來,但是效果卻並不怎麼樣,而且傷亡與損失相當的慘重。一個坦克團都要用三個師的兵力來對付,即使是拋開戰場上的實際因素,這也說明了問題。在一對一的戰鬥中,敘利亞軍隊絕對不是伊拉克國防軍的對手。因此,這場戰役打到這個份上,也怪不了泰勒,只能說是他下面的部隊太差勁了,如果換上歐洲的軍隊的話,也許情況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沙姆勒上校他們也快戰鬥到最後時刻了,當他們突破了最後一道敘利亞軍隊的防線時,才發現原本應該出現在眼前的伊朗軍隊早就撤光了。這讓上校感到非常的驚訝,因為僅僅在6個小時前,即黃昏的時候,他接受的衛星情報仍然顯示有伊朗軍隊在這裡,但是,現在這裡出了被遺棄的車輛之外,已經看不到一個人影了,很顯然,伊朗軍隊已經撤了,而且撤得非常快!
“上校,偵察部隊報告,北面一支敘利亞的裝甲部隊正朝我們殺來!”
“什麼?”沙姆勒覺得頭很痛,摸了下額頭,“怎麼回這麼快,他們難道知道我們的存在?”
“這個不大清楚,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儘快撤離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