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打擊力方面,還有一個參考引數,即每分鐘公里的彈藥投送量。“太湖”級達到了1500萬,而DD21是750萬。可以看出來,在打擊能力方面,DD21比“太湖”級確實是差遠了。而從打擊目標的種類上來看,“太湖”級在使用了制導炮彈之後,幾乎能夠對付任何性質的地面目標,對移動目標的打擊能力並不弱。而在對付地下目標的能力方面,“太湖”級的打擊能力更為優秀,而DD…21只能夠依靠裝備了鑽地彈頭的戰術彈道導彈對這類目標進行打擊,而且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當然,在衡量打擊能力方面,還有一個重要引數,就是價效比。雖然,“太湖”級的造價高達45億人民幣,2021年約摺合13億美元,但是DD21的早價,按照2021年的幣值計算,也達到了22億美元。在維護方面,“太湖”級編制人員850人,DD21只有85人,而且消耗的燃料比“太湖”級少很多,所以在服役期間的耗費比“太湖”級低了很多。相加起來,兩種戰艦的全壽命費用相差並不大。但是,在作戰使用中,“太湖”級的優勢就表現了出來。前面已經說過,“太湖”級重要的彈藥是460毫米的各種炮彈,就算最貴的火箭增程子母彈的單價也不過28萬人民幣,而DD21的主力武器是導彈,一發“戰斧Ⅲ”的單價是80萬美元,一枚戰術彈道導彈的單價為120萬美元,一枚高速巡航導彈的單價是180萬美元!也許,在執行精確打擊任務的時候,要數發炮彈才能夠達到一發導彈的破壞效果,但是在大規模使用的時候,“太湖”級的價格優勢表現得非常明顯。用中國海軍官兵的話來講,每發炮彈其實都是賺了的,而美國海軍在使用導彈打擊目標的時候,恐怕就要仔細考慮價格問題了,不然用導彈炸帳篷,肯定是虧本的生意!
當然,衡量一艘戰艦效能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防護能力,生存能力,電子戰能力,探測能力等等。而在這些方面,中美兩級戰艦都有自己的特長,各分春秋。但是,在最主要的打擊能力方面,誰優誰劣就非常明顯了。
關於“太湖”級的爭論還有很多,但是大家現在都很關注這型戰艦在戰鬥中的表現。上次炮擊濟州島只是“太湖”級的第一次表現,而要完全瞭解“太湖”級的威力,就不是這麼一次戰鬥就足夠的了!
在朝鮮人民軍圍困大丘的時候,中國主力艦隊已經重新回到了攻擊濟州島的海域,同時打擊力量也得到了加強,南方艦隊的“鄱陽湖”號戰列艦也加入了進來,讓艦隊有三艘戰列艦能夠對濟州島進行打擊。同時艦隊的航母數量增加到了5艘,能夠為戰列艦伴隨護航!
本來,戰列艦的任務是為航母服務的,在“太湖”級的第二次改進設計中,就大大增強了艦隊的區域防空能力。按照中國海軍的設想,在沒有對地支援任務的時候,“太湖”級至少能夠承擔起防空導彈巡洋艦的任務,並且依靠更強大的末段反導能力,成為航母的貼身保鏢。而現在,主要的任務是對地打擊,而且在濟州島上的空軍力量並不強大,無法對中國艦隊構成多大的威脅,所以,兩者的地位被顛倒了過來,由“太湖”級承擔主要的打擊任務,而由航母提供空中掩護!
在第一階段的打擊行動中,三艘戰列艦對濟州島持續炮擊了48個小時,向島上傾瀉了至少25000噸彈藥,直到將補給艦上的彈藥都打光了,這才停止了炮擊!而艦隊也向西撤了150公里,準備在這裡接受補給,而三艘戰列艦也將在這裡更換炮管。
在首批打擊的目標中,空軍基地,指揮基地,物資儲備倉庫,軍營成了最重要的打擊目標。經過這一輪打擊,濟州島上的軍事目標基本上都被炸上了天。同時,在戰列艦執行打擊任務的時候,部署在島上的韓國空軍對中國艦隊發動了幾次襲擊,但是在中國海軍戰鬥機的攔截下,韓國人的攻擊幾乎沒有收到任何效果,還損失了不少。而在空軍基地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之後,韓國空軍再也無力出戰了!
原計劃3天的補給行動,因為運送炮管的支援艦在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故障,被迫延遲了一週,直到10月3日,才為三艘戰列艦更換好了炮管。在這期間,5艘航母一直在派遣戰機封鎖濟州島,對任何向濟州島提供補給的海面船隻進行打擊。
4日,艦隊重新回到了炮擊海域,三艘戰列艦重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炮擊行動。這次,中國海軍將主要打擊目標放到了濟州港上,要切斷濟州島的所有外援,就必須要摧毀這座港口!同時,中國海軍還有一個特別的任務,協助朝鮮人民軍在濟州島登陸!
中國收復臺灣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