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就損失了80多架戰鬥機,而阿根廷的損失更大,40多名飛行員,隨同120多架戰鬥機,為他們的祖國做出了最後的貢獻!而在這其中,至少有5位中國飛行員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而在地面戰場上行動的同時,阿根廷海軍的潛艇部隊也展開了行動,對歐洲聯合艦隊的後勤補給線進行了全面的攻擊與騷擾。同時,也對歐洲艦隊的後方進行了騷擾性攻擊!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架J…14在飛到歐洲艦隊上空之後,因為沒有攜帶有效的對海打擊武器,所以無法對歐洲艦隊進行打擊。而正是這次行動,給中國空軍以提示,讓中國空軍發現了J…14在攻擊效能上的潛力。而也是從此開始,中國空軍開始改裝J…14,並且研製適合J…14使用的對面打擊武器,以求在未來的戰鬥中,將J…14作為一種戰術轟炸機使用!
可以說,雙方的這一輪戰鬥,都是在為未來的談判做準備,雖然戰鬥進行得很激烈,也很殘酷,雙方的損失都非常巨大,但是,這並不表示雙方還有力量戰鬥下去。完全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次為了談判而進行的戰鬥,是一次政治的副加產物。如果沒有必要進行談判的話,那麼這場戰鬥將沒有任何意義。
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在阿歐雙方的矛盾之中,歐洲軍隊在馬島上的實際存在已經成為了一個讓雙方都難以忽視的問題。而且這也是雙方今後談判的基礎。只要歐洲軍隊在馬島上實際存在的話,那麼今後自然會要求對馬島擁有主權。這就無助於解決雙方領土方面的診斷。很明顯,在解決這一問題之前,是很難以在談判上取得進展的。既然無法透過談判來解決這一矛盾,那麼雙方就只有以戰促和了!
一週的戰鬥下來,誰都沒有佔到便宜,出了付出巨大的戰鬥傷亡之外,更是沒有給雙方帶來哪怕一丁點的好處!而在透過戰爭手段解決問題無望的情況下,雙方自然又回到了談判上來,還是要用談判的辦法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
第二次談判是在中國上海召開的。這次,美國放棄了讓談判在紐約舉行的要求,因為大家都有點不買美國的帳,不管是阿根廷,還是歐洲,都有點看不慣美國在戰爭中的兩面政策。而且,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而相對來講,中國是阿根廷的盟國,而且一直在向阿根廷提供有力的幫助,所以中國在這次談判中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次,從一開始,中國就打破了讓阿歐進行雙邊談判的限制,而是提出這應該是一場多邊談判!按照中國提出的意見,因為中美兩國在這場戰爭中都有所介入,而且戰爭的結果直接關係到了兩大國的利益。所以,應該由阿歐中美四方來進行一次多邊談判,以解決所有的矛盾!
中國的這一招可以說是正中要害!在上一次的談判中,正是因為忽視了大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利益,忽視了中國以及美國對這場戰爭的需要。所以,即使雙方沒有爆發出矛盾來,最後也不可能談出什麼結果來,因為中美兩國都不允許有傷害本國利益的事情發生!而現在,中國提出了這一問題,雖然有擴大談判規模的嫌疑,但是正好適應了大家的胃口,為解決矛盾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辦法。
當然,中國的辦法也很巧妙,把美國拖了進來。因為這也是唯一解決矛盾的辦法,所以美國也不好反對。但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因為美國與阿歐雙方的關係都不怎麼樣,而且在戰爭中,美國也沒有對任何一方提供強有力的支援。所以,在談判中,美國的地位是很尷尬的。這一來,美國所能夠發揮的作用自然有限。而正是藉助了美國這張牌,中國成功的以阿根廷盟國的身份加入了談判,並且在談判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協調作用。這一方面凸顯了中國的政治大國的地位,另外一方面,也最大限度的保證了中國的利益!
另外,中國的提案卻將俄羅斯這個有野心,也有實力的大國瞥在了一邊。當然,從現實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的關係並不大,所涉及到的利益也不大。而現在的四方談判就已經嫌談判國有點多了,很難做到眾口一致,而再將俄羅斯加進來的話,只會增加麻煩,而不會帶來好處。而中國也正是看到了這點,所以才將俄羅斯涼快到了一邊去。但是,正是中國的這一態度,讓中俄關系出現了裂痕,而這也埋下了中俄後來的多次對抗的起因!
在確定了談判模式之後,四國的談判代表很快都飛到了上海,而為了照顧俄羅斯的面子,也有一隊俄羅斯的觀察代表團到了上海。在中國主持人的安排下,談判在上海順利的舉行了!
現在阿歐雙方首先需要解決的仍然是歐洲在馬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