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人,是中共最高領導人,也是中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但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好政府,透過行政的手段來實施自己的權力。因此,在國際局勢分外複雜的當今,國家元首由外交官員出任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李禹民的就職典禮上,魯毅的位置有點尷尬。作為海軍唯一的一名大將,他應該有一個很顯赫的位置。但是,此時另外兩名大將都已經退役,而且軍政分離之後,軍隊也統屬於政府管理,相當於是政府下的一個部門而已。再從他在政府部門的職務上來看,戰略處僅僅是國防部的一個下屬機構而已。因此也不可能將他的位置設得太顯眼了。反正,在當時的情況下,魯毅的地位確實有點尷尬。最後,他仍然是按照政府職務的高低,站在了國防部長的身後,以一名普通的政府官員出席了李禹民的就職典禮。
整個儀式很簡單,基本上都是走個過場而已,比如宣誓對國家效忠,對人民效忠,對黨效忠,並且發表新政府的施政綱領性講話,對未來的一個大體計劃而已。整個就職儀式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然後就留下了中宣部的新聞發言人來應付絡繹不決的記者,而所有重要的國家領導人都到了元首府,商討新政府的各項重要政策,而這也是新政府各部門領導人之間進行通氣,為未來的工作搞好協調。
與以往的新元首一樣,李禹民並沒在政府領導機關的人事安排說做大手腳,出了任命了新的總理,讓上一界政府總理擔任了一個相當於總理的職務之外,基本上各部門的領導人都沒有什麼變動。而且,就在元首辦公室的這次會議上,魯毅的位置終於得到了認可,他就坐在李禹民的右手邊。魯毅是李佩霖在離任的時候重點吩咐李禹民要重用的幾個官員之一,而且以魯毅在軍隊中的身份地位,李禹民也不可能不重用這個老將軍!
李禹民是透過中俄停戰談判發跡的,在此之前,雖然他在外交界已經闖出了一番名堂來,但是其政治地位是很薄弱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希望能夠成為國家元首。而就是在這三年的中俄停戰談判中,李禹民讓全中國的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也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中國有這麼一個強硬的,而且才華橫溢的外交官。所以,在中俄停戰談判之後的幾年時間內,李禹民的政治地位更加穩固,其前程也就更加輝煌了,最終成為了世界頭號強國的國家元首,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召開的這次會議上,雖然名義上是宣佈新政府的施政綱領,但是實際上,一般都是讓新的國家元首對上一任政府的施政行為有一個瞭解,並且對世界局勢有一個瞭解。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即使李禹民前面就是外交部長,對世界局勢的瞭解並不少,但是因為他之前還不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所以很多機密性的東西他並不知道,現在,就是這些一直在政府工作的部門領導人給國家元首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只要李禹民在瞭解了國家的基本政策,以及國家機密之後,他才能夠在未來更好的領導中國進行發展。
首先發言的仍然是政府總理,魯毅對此太熟悉了,他從林娜時代開始就是重要的軍政領導人,這樣的場合也經歷過了幾次。雖然中國在變,全世界都在變,但是現在的這個發言順序卻一直沒有變。
新上任的政府總理一般都要比同時上任的國家元首早3個月到半年接觸到政府的主要領導工作,因為政府總理的交接班比較麻煩一點,太多的瑣碎的事情都需要前任總理交託下來,而且也只有政府順利完成了交接之後,國家元首才能夠在上任之後就能對國家進行有效的管理。這是中國政治與歐美政治差別中的一點,這避免了政府換界時產生混亂,當然其前提就是一黨專政,在多黨輪流執政的情況下,這種辦法根本就行不通!
當然,現在這一套機制已經非常完善了,新上任的政府總理就相當於新任國家元首的馬前卒,而他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前一任政府的主要施政綱領,並且對前任政府的工作做一個總結,什麼事情已經辦完了,什麼事情還需要新任政府繼續進行下去,以及什麼事情最重要,什麼事情可以稍微緩一緩,反正,這些瑣碎的事情都必須要由政府總理來安排。在整個國家管理中,政府總理的職能其實就如同一個管家婆一樣,大事賓改變是由他完全決定的,但是所有的小事情都必須要由總理來處理,而不是由國家主席來負責!
總理的總結性報告就進行了2個半小時,在充分的肯定了前任政府的成功之後,又開始了做未來施政計劃的報告了。
魯毅沒有怎麼用心聽,這些事情下去之後也可以瞭解,而且他平時瞭解的就已經夠多的了,作為